第218章 番外:这一世的穆子昭2(2 / 2)
谁能料到八月结束的秋闱,再到第二年二月的春闱,中间半年时间,崔瑾又一次考到第六名。
这一次的第六名不是一个省份的第六名,是整个中原的举人一起参加科举,在上万优秀学子中获得全国第六。
很多省份秋闱的第一名都考不到的成绩,却让崔瑾这个省内第六的考生考到。
短短半年的时间,成绩跨越如此巨大,这其中肯定有人指点。
那人只能是楚晏。
而崔瑾能被提点,也说明资质很好。
胡思乱想中他来到崔家,轻易就能让崔父崔母站到他这边,可崔瑾对他有些抗拒。
不仅抗拒,崔瑾还跟崔知意单独聊,为了不让别人听,奶娘在盯着。
他不知道这一对兄妹聊了些什么,只知道越他发不安起来。
他本来想调查一下这一对兄妹有什么打算,可几天后突然发生的一件事让他什么也顾不上。
在穆晨生辰那日,他想着被关在后院的孩子,想着前两日父亲的警告。
父亲对他优柔寡断的行为很是不满,要把易婷婷送回老宅。
他怎么可能答应这件事,易婷婷是寡妇,送回老宅的话就会被关起来。
寡妇门前是非多,为了不惹事,易婷婷根本不能出去,外人也不能常去见她,她将会一个人度过余生。
老宅那边宗族规矩很多,易婷婷在那边也没有认识的人,若是一个人被关在没有人认识没有人搭理的牢笼里过一辈子,那会逼死易婷婷的。
他很纠结,不能送走,想要把她留在家里。
可父母不允许,怕他再次因为易婷婷干出糊涂事。
为了不让他干糊涂事,也为了他跟崔知意之间没有随时会爆炸的火药,他跟易婷婷不能在一个地方,必须隔得远远的。
他不能再去外省当官,那就只能送走易婷婷,而她能被送去的只有老宅。
父母心意已决,甚至不需要他同意。
知道要被送走的易婷婷冲了出来。
那天很冷,那天也是穆晨的生辰,他不敢去见穆晨,只能走开。
就在他不知道怎么对待这个孩子时,听到了一个跑起来的脚步声。
那一天下着雪,他看着她像飞蛾扑火般义无反顾奔向他。
那一刻所有的理智,所有的世俗,所有的圣贤都离他而去。
看着为了他失去一切的她,看着那样爱过的她,看着依旧念念不忘的她,他毫不顾忌伸手抱住她。
她说她很想他,她说她想见孩子,她说她不要离开他。
可他知道他留不住她,因为不管他如何想要留住她,也抵抗不住父母下的决心。
他若是执意要留她,父母就会认为他放不下她,坚决要送她回老宅。
若是答应,那就不用说了,直接送走。
而他无力改变结局,劝她答应回老宅。
他看到她不可置信的眼神,看着她红了眼,看着她被赶来的母亲派人押了回去。
他以为这就是他们的结局,直到有人大喊着火了。
那是一场故意放的火知道要被送回老宅的她不想活了。
那一刻他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忘了,忘了刚刚劝她回老宅,忘了刚刚告诫自己不要再干蠢事,只记得她要死了。
她怎么能死呢?
这些年被关在院子里都没想过去死,可就在他回来跟她见面之后就想去死了。
是他逼死她的,是他说的话让她没有活着的希望,是他又一次害了她。
她若是死了,他这辈子将再也无法原谅自己。
那一日天那么冷,火却烧得那么大。
被杠死的大门,杠死的窗户,易婷婷根本没想活着,不留一丝余地。
穆家的大门用的木材都不是轻易能撞开的,何况还是被杠死的情况。
嬷嬷和侍女撞了那么多下依旧没有撞开,他冲过去之后开始撞门,依旧没撞开。
后来还是嬷嬷和侍女随着他的节奏撞门,这才把门撞开。
火是从屋里烧起来的,点火的人点了好几处,烧得很吓人。
而易婷婷已经昏死过去。
他抱着不省人事的她冲出来,狼狈倒在地上。
那时的他又一次犹豫了,他在想要是易婷婷好起来,他就不让她被送回老宅。
易婷婷没死,只是昏迷,但是他突然接到消息:父亲准备对易婷婷下手。
他父亲的手不是没脏过,眼下已经不准备让易婷婷活了。
他父亲让虞婆子动手,虞婆子负责厨房的事情,但是他知道虞婆子曾经的身份不简单。
为了护住易婷婷,他安排人守着。
虞婆子还是出现了,但是被他拦下了。
没有完成任务的虞婆子跟他父亲汇报,紧接着他被叫了过去。
他在父亲面前执意要护着她,父亲最后对他失望了。
父亲、母亲都对他失望了,不愿见他,也不愿跟他说什么。
可他顾不上,只知道易婷婷不能死。
他不断反抗父母,最终护住了想护着的人,可也让母亲不再帮他。
有一天崔知意去了慈安院,在那里逗留了挺久,不知道说什么,只知道从那天开始母亲突然给他安排很多事情。
他以为母亲是想对易婷婷动手,可观察下来发现不是。
既然不是,对于母亲交代的事情他要尽量做好。
他就这样从年底忙到年头,很忙很忙,忙到视了很多事情。
过了年崔知意就被母亲安排到庄子里忙事情,也不知道是什么重要的事情,过年期间的亲戚走动没了崔知意。
崔知意去庄子太久了,甚至过年期间都没有安排他跟崔知意回崔家。
要知道崔瑾已经自请前往岭南云州,他准备跟崔知意一起去崔家,结果崔知意一直留在庄子,没有去崔家的准备,这不是崔知意会做的事。
他开始觉得奇怪,准备去庄子接人,马匹都准备好了,母亲却突然派人把他喊过去,找理由阻止他去找人。
母亲不仅阻止他去庄子找人,又开始给他安排更多事情。
后来他才知道他的母亲和崔知意联手做了什么。
他母亲在春节期间把和离书给了崔知意,又安排崔知意到庄子等着,等崔瑾前往岭南时把她带走。
崔瑾离京的第四日,他终于按捺不住前往庄子,庄子里的人告诉他崔知意坐上一辆满是行礼的马车,从此人就不见了。
他当时还没想到崔知意跟着崔瑾离开,只能回去问母亲。
他质问母亲为什么要那样做,换来的却是母亲的指责。
母亲骂他,说这一切都是他造成的,说一直想帮他留住人,可他一次次干糊涂事,最后他母亲都没脸留下崔知意。
母亲说她比谁都喜欢这个儿媳妇,比谁都希望儿媳妇能一直是儿媳妇。
可就是因为喜欢,所以心疼。
心疼好好的姑娘摊上他这么一个儿子,不忍心让好姑娘那么痛苦。
母亲把他大骂一顿,他能出口成章却没办法为自己辩解一句,因为骂得对。
是他一步错步步错。
她走了,消失在他的生活里,她拿着和离书走了。
他回到揽月阁,这一次再也没人拦着他,他能一整天都留在这里。
能睡在她睡的床,用她睡过的被子,可他却越来越痛苦。
在她离开的日子里,他觉得心里缺了一块,好像失去了很重要的东西。
他受不了了,他根本没办法接受他们再也没有关系,于是他派了程刚前往云州。
那时他才知道和她在一起的不仅有崔瑾,还有楚晏和那个被崔知意捡回家的孩子。
那个孩子是楚晏的外甥,听说跟她感情非常好,好到他们住在一起。
他们住在一起,跟楚晏住在一起,说他们相处有多好。
看着信上的字眼,看着楚晏竟然反常地跟她住在一起,他越想越觉得不对。
他认识的楚晏不会这么不讲规矩,更不会惹出这种闲话。
楚晏这人很难解近,楚晏若是不愿让人接近,谁都没办法接近。
这些年楚晏在京城差事办得不错,有人盯上他,想要联姻。
一些世家虽然不会把精心培养的嫡女用来跟楚晏联姻,可好一点的庶女是可以的。
结果年纪不小的楚晏没有让这些人接近过,京城那么多世家想要邀请楚晏参加宴会,想着借宴会的机会楚晏跟家里的姑娘见见面。
人家一次没有答应过,连话都没跟人家姑娘说过,如今却允许崔知意靠得那么近,近到住在一起。
这些足以说明对于楚晏而言崔知意是不同的,是例外的。
他当时越想越不对劲,怎么就那么巧?
楚晏在京城待得好好的,怎么就自请去了云州?
崔知意早不和离,晚不和离,偏偏就在崔瑾和楚晏都自请去了云州之前和离。
更过分的是他们像一家人一样住在一起。
他开始不断怀疑,怀疑在他去黎城的这三年里崔知意已经跟楚晏秘密来往,他们之间有不可告人的关系,所以楚晏才会为了她放弃京城选择去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