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暗流涌动(2)(2 / 2)
在巢县的军营里,刘武元来到了营帐前。
刘武元,辽东人,原是明军游击将军,崇祯四年大凌河之战后,投降了后金,隶汉军镶红旗。多尔衮听说黄得功杀了冯铨派去的使者后,就派了刘武元来策反马得功。
卫兵见到有人来后,拦着了他,问道:“你找谁?”
刘武元说道:“我找老弟马得功。”
卫兵一听是来找自己的头领马得功的,而且称马得功是“老弟”,忙说道:“你等着。”说完,一个卫兵进去通报了。
过了一会儿,马得功出来了,他看见刘武元后,先是一惊,然后喊道:“刘兄,怎么是你?”
马得功也是辽东人,是黄得功手下的第一悍将。此时驻守在巢县,同时负责训练巢湖水师。马得功在辽东时就与刘武元认识,成了称兄道弟的朋友,也知道他早就投降了清军,因此见到他后才吃了一惊。
刘武元说道:“哎呀,老弟,多年不见,我想你了,所以就来看你了。”
“快请。”
2人进了客厅后,聊着家常,马得功问道:“我父母还在辽东吗?”
刘武元告诉马得功:“四月,我随摄政王入关时,把你父母也带到北京了。现在你父母的身体硬朗得很。”
马得功忙说道:“谢谢你一直照顾着我父母。”
“谢我干嘛呀?摄政王知道你和我是朋友,就让我一直照顾着你父母。”
马得功听懂了刘武元的话外之音,一旦自己做出对大清不利的事,清军就会杀了自己的父母,比如自己告发了刘武元,朝廷将他抓起来后,自己的父母就会死于非命。于是问道:“你是奉命来找我的?”
“嗯。旅顺的尚可喜死后,我们没有水师了,摄政王托我来问问你,愿不愿意替我们训练一支水师?”
“渤海、黄海都被我们控制着,你们有地方训练水师吗?”
“三角淀、白洋淀不都可以训练水师吗?摄政王说了,只要你愿意过来,将来你就是长江水师总督。”
“三角淀”是位于天津西、霸州东、静海北、武清南的一个大湖,主要水源来自于山西的桑干河、北直隶易州的拒马河(也称涞水)。三角淀的湖面很大,周长200里。三角淀的西面是东淀,也是个大湖,两淀的湖面面积达1100多平方公里,两淀以王庆坨为界。由于两淀间连通紧密,在后世的有些史书上干脆把三角淀、东淀统称为“三角淀”或“东淀”。历史上,进入清代后,由于多沙的永定河被多次导入三角淀,致使三角淀被逐渐淤高,到了光绪年间三角淀就彻底消失了,今天河北的“东淀蓄洪区”就是当年的“三角淀”。
“白洋淀”是位于保定府安州以东、雄县以南,顺天府文安以西,河间府任丘以北的大湖,与东淀相对应,白洋淀也被称为“西淀”。白洋淀在唐代时湖面面积还有1千多平方公里。进入宋代后,由于农垦开发,湖面面积有所缩小,到了元代后由于大运河的改造,燕山、太行山上游的森林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淤积在白洋淀,使得白洋淀的湖面面积进一步缩小。明代又在白洋淀地区移民屯田,因此到了崇祯年间,白洋淀的湖面面积已不足800平方公里。历史上,1950年白洋淀湖面面积为568平方公里,到了2010年,湖面面积只剩下了366平方公里。白洋淀、东淀之间还有一个湖泊,叫“五官淀”。白洋淀、五官淀之间有古洋河想通,可以通航。在崇祯年间,因有白洋淀、五官淀,所以东至文安,西至安新,北至容城,南至蠡县,皆为连天大水。历史上,进入清代后,由于农垦开发、湖床淤积,五官淀逐渐干涸。今天任丘市东北35公里的史各庄镇,当年就是“五官淀”的湖中心。
马得功一听是长江水师总督,这个诱惑太大了。不过,他要带着水师去北方的话,得先进入长江,再到扬州沿着大运河才能北上,而长江、和济宁以南的大运河都被明军控制着,他除非有过五关、斩六将的本领才能到达三角淀、白洋淀。于是说道:“这2个淀倒确实可以训练水师,只是目前我没法带着巢湖水师去北方。”
刘武元说的:“你可以派人北上,帮我们训练水师。”
“行。我继续留在这里?”
“嗯,你继续留在巢湖,等我们大军南下时,你做内应。”
“这样也好。”说完,马得功问刘武元:“有没有兴趣看看我的水师?”
“我还求之不得呢。”
于是刘武元就随马得功来到巢湖边,参观马得功的水师训练。
巢湖位于庐州以南、庐江以北、舒城以东、巢县以西,在唐代以前,巢湖四周层峦叠嶂,树木苍翠,湖边芦苇丛生,有360多个天然湖汊、湖湾,是个湖面面积达1千多平方公里的大湖。经唐代、宋代、元代及明代的不断农垦开发、森林砍伐,很多湖汊、湖湾已消失,到了崇祯年间后,巢湖的湖面面积已不足1千平方公里。历史上,到了1980年,巢湖的湖面面积缩减到了780平方公里。
巢湖是长江北岸的军事要地,北方军队南下由江淮之间渡江进攻南京,要道有3个,一个是镇江的金山,一个是应天府的浦口,第三个就是巢湖。巢湖上接淮河,下通长江,因此历朝历代在巢湖都驻有水师,当年曹魏雄劲之旅,驰骋北方无敌,却因巢湖而终不能跨江。大明国自然也在巢湖设有水师,前几年张献忠攻陷庐州府后,也曾在巢湖训练水师。张献忠离开庐州府后,明军又在巢湖恢复了水师建制。
刘武元在巢湖参观了几天后,才离开巢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