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自极星而来(1 / 2)
出发的时候,它黯淡得如同一个不起眼黄色雀斑,在前往设定目标的路径上,它遭遇了紊乱的气体、尘埃云团,这些使得它丧失了很多能量,但同时它也在吸收着
——随着这一束脉冲的距离越来越远,它也越发明亮,但与周围黑暗深邃的宇宙深海相比,它依旧是一个小光点。
它越过了数不胜数以万兆为单位的冰冷行星、惨败恒星、贪婪成性的黑洞……
终于,它要到达了这个目的地,一颗温暖的蓝色行星,其上的大气将这股脉冲反射回了一部分于黑暗的太空,后随后的波浪前仆后继地撞击着这颗星球,继而将它吞没……
不愿唤醒这个宁谧在蓝色襁褓里的婴儿,但是它该长大了!
1981年10月26日,华夏。
欧阳依喘着气佝偻着腰,终于要进入这座“千里眼”探测探测中心了,她明白这个地区所处的经纬度、常年天气环境、地形和周边的人口环境都非常适合建设卫星基地,但是每天她都要从1公里开外的半山腰一路爬到位于整座山峰大约5/6处的“千里眼”中心,她还是很难适应。
就算自己之前作为知青到江西那边下过乡,身体素质有所增强,但是终究还是科研人员出身的,她得感谢自己在清华天文物理学那边扎实的功底,不然这个欧阳依或许就和这个“千里眼”失之交臂了。
“呼-呼-”
欧阳依伸出白皙纤长的手拍拍自己胸前的惊涛骇浪,她身材婀娜,黑色的大眼睛和棱角分明的面骨,或许是因为经常爬坡的原因,她面部的线条感很强,不然的话柔和饱满的面部会更符合她本身温柔的气质。
欧阳依穿着一套咖啡色的织针衫和白色格子款式的长裙,她进入了大厅,左拐后经过了几个房间,然后在一扇左侧盯着“欧阳依副主任”的办公室停留了下来。
欧阳依步入房间,随即从中间办公桌的木椅上挑起了昨天晚上脱下的天蓝色工作服,麻利地套了上去,低头将自己乌黑色的长直发在颈后用淡蓝色的发夹收紧,随即她抓起了桌上的电热水壶,走到窗边拧开水龙头
——水质有些偏黄,欧阳依视若无睹,山里面的条件是这样,航天部不可能专门为他们再修一个水厂,那样预算就太多了。
现在是新一轮发展时期,国家很多地方都需要花钱,在科研硬件上的投入保障已经是从其他部门预算硬抠出来的。
欧阳依在等待热水烧开的这段时间里,她选择打开了收音机,听一听这段时间的新闻,现在“千里眼”中心绝大多数研究院都没有来,素有早起习惯的欧阳依很享受这一段独处而恬静的时光。
“自10月6号埃及总统萨达特访问以色列以来,两国正式结束了长达30年的敌对关系,昨天两国领导人又就多个可合作领域展开对话,力图推动中东和北非地区和平发展……”
“法国警方已经逮捕了于本月10月9号刺杀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的凶手……”
“突尼斯共和国……”
欧阳依意识到了今天是单日,这个频道播报的是国际新闻,于是她耐心地等待着自己期待的消息,科技方面的消息一般是最后播报的。
来了。
“漂亮国发射了一颗名为‘彗星国际探测器’的探测器,旨在研究哈雷彗星。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彗星进行深入研究的任务。
“欧联天文中心的‘阿尔戈斯’项目业已竣工,这是全球接收率最大的电讯号接收中心……”
欧阳依往绿色干部杯里放了一小撮茉莉花茶,然后将烧好的热水注满了大半杯,茉莉花香随着升腾的热气扑进了欧阳依高挺的翘鼻里,她喃喃道“阿尔戈斯”,立即明白了欧洲那群人取这个名字的含义,就如同华夏取“千里眼”探测中心一般,千里眼是华夏神话里面一个监视天下的神仙,目之所及何止亿万里,要知道孙悟空的筋斗云也才十万里。
而“阿尔戈斯”则是希腊神话里的百眼巨人,即使是睡觉,也会睁开一只眼睛。
欧阳依摇摇头吹拂着漂浮在杯面的茶叶,她轻轻地抿了一口,随后转身看向窗外
——那是一个直径约为20米的射电望远镜,就像是银色的霸王花一样,不过大了很多倍,这样的射电望远镜在这片山里还有80多个,一朵一朵巨大的霸王花随着延绵近8公里的山体盛开,它们一直朝着天空,不像向日葵跟随太阳,它们在捕捉着宇宙里的电波。
除了看得见电波,它们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瞎子。欧阳依不知道从何时起全球各国都致力于对外太空讯号的捕捉,是因为米苏争霸吗?
还是我们真的需要向外发展了?
我们连神明代言人的起源都没有了解清楚啊?难道它的答案在宇宙中?
欧阳依毫无头绪,不过这个项目能将她从迷茫中捞出来,能填满自己的生命,这种用知识获得的成就感是独一无二的,欧阳依觉得自己可以一直走下去。
“砰—吱吱”
这是大楼玻璃门被猛然推开的声音,然后硬靴踏在地砖的声音,接着是频繁的推门声以及更多的脚步声,欧阳依知道这是大批研究员上班了,自己也该去科室了,她樱红的嘴唇快速地抿掉茶杯底的茶叶然后又呸了一口盖上杯盖。
欧阳依快速关上了办公室的灯,出门沿着走廊走到了1层右侧的最深处。
“欧阳主任,您来了……”
刚刚进入电信号监控室,欧阳依就听见了一个男研究员对自己殷勤的问候。
“是副的。”
欧阳依纠正道,她可不想被那个顽固刻薄非常重视流程和权威的老头子听见,墨天成才是监控室的正主任。
“以您的资历,迟早转正。”
男研究员笑着说道。欧阳依抱之以无言一笑,不作回应,欧阳依随即来到自己的座位上,准备继续开展一天的工作。
——这是一个监视操作台,连接着一个巨大的计算机,可以监听处理七八千万甚至上亿条频段:
浩瀚的宇宙中,充满着各式各样的电波,通过用“霸王花”来捕获这些电波,最后集中在几层楼高的计算机中分析处理这些电波,天文研究员们就可以了解到其他行星、恒星的信息,然后得到宇宙起源的秘密,它该向何方演化。
想象看,人们捕捉的一些电波信号是从宇宙大爆炸那一瞬间传导来的,它一直在宇宙中回荡,它的脉冲能量经过一些强大的天体后开始削减,但是另一些群星之间飘荡的巨型有机分子云团之类的东西又使得它的能量得到了补充,这种电波带着最初伽马射线红移的跌宕之音,终于在某一天被人们捕获到。
当然,很多人会联想到这个计划最主要的原因是用来探寻“地外生命”,或者换个说法“高等文明”的。
毕竟宇宙是如此的辽阔,地球,或者说是太阳系、银河系就是撒哈拉沙漠里最不起眼的一颗沙粒,自从宇宙大爆炸以来的几十亿年里,生命理应是演变的如此常见,如此幸运的,不应该只有人类。
因此,这也是华夏“千里眼”、欧洲“阿尔戈斯”、米国“哈珀2号”和苏盟的“大挺进”计划的主要初衷之一。
当然,对此很多科学家都提出反对意见,因为他们认为这是极为危险的举动,一旦真的接触到了地外文明,既然对方具有接受到这么远距离的讯号能力,那么对方的文明极有可能是远高于人类文明的,或者说他们那边神明代言人的整体实力已经超越了人类几个大段,因此等待人类的大概率不是友好的问候,而是一枚光速歼星弹或者来自至高意志的湮灭一指。
当然,对方也有可能懒得搭理人类,毕竟人类也不会去理解脚下蚂蚁的语言和行为,尽管人类有能力。
但是无论如何,每个国家都是有条不紊地开展了电信号接收项目,毕竟它们不可能赌对手国家不做,最后博弈来博弈去就是每个国家都要搞。
“千里眼”宇宙电信号监视中心是一个由81台巨型电射望远镜组成的监视点,81台巨型望远镜可以全天候自动地扫描天空的每个角落,这样子比起上一代的人工扫描就要方便得很多,计算机会通过对比筛选一遍每天收集到的电波,并呈现在兆频显示机上。
这样一来,“千里眼”的研究院们其实要做的工作并不是太多,只需要处理一些异常的、警报性的讯息。
不过,监控室里每天都会遇到一些异常的数据,有些时候会三更半夜地发出警报,那时候欧阳依和其它正处于“美梦”中不可自拔的男研究员们不得不惊醒,披上衣服从半破爬上来检查,但几乎全部情况都是一些军事绝密的飞行器在测试、亦或是漂亮国或者苏盟毛子的侦察机、还有一些B阶、A阶高战力超凡战斗爆发出的强烈电干扰信号……
有些时候欧阳依可以听见一些优美的外文诗歌朗诵,她欣赏完之后也会立即写一段报告上交给“千里眼”项目的戴政委,这种音讯多半会被打上西方所谓“和平演变”的牌子,欧阳依可不想惹上不必要的麻烦,她只想安安稳稳地用自己的才能和知识,发光发热。
“这段时间要着重检查一下A区方向的电波。”
权威而稳重的声音毫无征兆地出现在了监控室里,欧阳依没由得感受到这里的氛围一瞬间变得有些压抑,她选择戴上耳机,这种耳机是耳麦式的,80年代的工艺质量,隔音效果非常好,欧阳依一戴上就感觉自己瞬间远离了这个压抑之地。
按照当时计算机的性能,也是能同时处理几千万频段资料的,而欧阳依即使是使用【超感·诡读】,以她目前的等级,最多一时间处理几十段,在大局上也几乎是毫无卵用。
“滋滋滋滋--”
同以往一样,耳麦里传来了不断回响的噪音,这让人响起了有时候电视调台切换成为了雪花片的状况,就是杂乱无章、但又使人心生莫名安静的静电白噪音。
欧阳依切换成了下一段,这一段给她的感觉就像是一支歌曲,对此她丝毫不感到意外,之前华夏发射的东方一号卫星不就向全世界播放着《东方红》吗?
而此刻飞向太阳系边缘的旅行者1号,探测器身上也带了一张金属唱片,它的内容包括用55种人类语言录制的问候语和各类音乐,还有115幅体现人类文明现状和特点的影像图片影像,这些全都旨在有朝一日向“外星人”表达人类的问候,承载着人类与宇宙星系沟通的使命……
欧阳依有些无聊,但是她依旧没有取下耳机,因为她不知道下一刻是否还会听见墨天成古板命令式的唠叨。
她再次将频段切换到其它,这一次的单音听起来就像是几千万电子骑兵在相互冲锋,高亢刺耳,这种声音使得欧阳依想起来了知青时期自己骑自行车从乡里往集镇中间山路时后轮螺丝发出的咯吱声,还有自己小时候父亲给自己买的八音盒没调制好时忽而暴起的歌声……
欧阳依感觉自己逐渐陷入了回忆里,她心中知晓如果人沉浸在某些频率段的音频过久的话,会引发脑部神经紊乱继而产生出个人回忆性质的幻觉
——一个巨大如山,身形如龙如鱼,难以用任何语言描述的存在出现在视野里,耳边响起了若有若无的钟声,应该是从千米开外的地方传来的,她又看见了强光,高大百米的发光形体……
这不属于我的回忆啊,欧阳依想到。
“欧阳主任?发呆呢?”
欧阳依缓缓睁开双眼,她取下了耳麦,
“快十二点半了,大家都出去吃饭了,我看你还不走,还以为你睡着了呢。”
是早上的那位男研究员,对方对自己的好感欧阳依或多或少感觉到了,她转了转发酸的脖颈,意识到自己竟然入迷了那么久。
“哦,不好意思,你先去吧,我等一会再去。”
“行,那你得抓紧了,研发和技术部那群人可不会给你剩多少。”
研究员收起略微失望的目光,转身走出了监视室门口。
“滴-滴”
欧阳依看向自己桌面的传唤器,“千里眼”项目的保密级别还是很高的,因此这里所有的研究员都不允许在工作期间于外界联系,并且这里一切的物资供应都是专门提供的,拿起传唤器欧阳依这才想起来自己半个月前申请了一些书籍,这是中心通关处通知自己去领。
欧阳依立马起身,她都忘记了吃饭,直奔山腰处的门禁,十分钟过后,气喘吁吁地欧阳依来到了门卫处,看到安保室站着一个相貌干瘦、体态精干的中年人,不过面部的线条感十足,让得他看起来有些显老。
欧阳依一下子就认出了这位中年人是“千里眼”在这边的物资负责人,由旁边的小镇直接负责,同时他也是这个“千里眼”监视中心楼盘负责人之一。
“路所。”
欧阳依立马迎了上去。
“欧同志,这是你拜托我们给你找的书。”
中年人扬了扬手中用麻皮包裹、黄绳吊着的一摞书,
“还有你的信件。”
当然,“千里眼”项目家人朋友寄信地址统一填写的是洪县,然后再运到所在的镇,最后由物资负责人运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