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落叶归根(2 / 2)
最前方的车上,只坐着正在驾驶的陈日天,和他的母亲与兄长,以及在副驾驶位子上,老父亲的骨灰盒。当年陈日天刚学会开车时,父亲常常坐在一旁指导,陈日天也总爱让父亲坐在副驾驶,就像他以前总爱坐车的前排一样。现在右转脑袋,父亲仍然在身旁,不过换了一种形式,一种一生只有一次的形式,最后一次地看着小儿子开车。
到达山路末端的村庄,淅淅沥沥的水珠才打湿了众人的脸颊。陈日天将父亲捧在怀里,向村里走去。第二辆车上坐着的刘宇宁赶忙跑上前来为他打伞,已然高二的陈芸向学校请了假,现在也紧随其后。
这座村庄的最老一破住民早已搬走,不愿离开的那一辈也基本谢幕。老总还在时,当年正直公司复兴后第三年,他曾花巨资重新翻修村庄的建筑与设施,让原有的残垣断壁全部焕然一新,成为一个当地的文化旅游度假村之一,而随着时代发展,即便山路绵延,上下山也不是什么难事,所以这一计划很是成功。现在住在这里的,不是后来搬过来的,就是暂居于此的旅人。除了一人,外号小土。他是陈日天父亲的好友,自幼便结下深厚的友谊。他的年龄比陈日天的父亲小六岁,至今也可以算是落日余晖了。老总兴建这里后,将此处的一切都交由他来管理。
村口第一户三层的人家,便是筱土的房子了。筱土见着车队驶来,本能地上前迎接,可想到此行的目的,又失落地放下了手。虽然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亲眼见到骨灰盒,又觉悲从中来:“唉,最后一个,也走了。”日天也抬手抹了抹泪水。
“唉,都节哀吧。先歇歇脚吧,房间都收拾得差不多了。”筱土在得知消息后,就找人把陈家的两幢故居收拾打扫过了。
“谢谢筱土叔。”
“哪里,你们让我活得如此自在,这种小忙还不够还的呢。”筱土说着还摸出一包金色的烟,中间赫然刻印着“南京”二字,还有两条巨龙盘在两旁,“寻了许久才买到的,拿去抽吧。”
此烟名为九五至尊,分为粗烟和细烟两款,俗称“大龙”和“小龙”。日天爱抽粗烟,这包自然是“大龙”了。这种烟比较珍贵,一百块仅一包。
“多谢了,虽然我早已有常抽大龙的资本了,但我还是喜欢红塔山。”他点上了烟,又转向窗外,看着山头上那个位置——老一辈的陈家人都埋在那里,也是日天父亲将有的归宿。“可如果没有他们,我可能连十块钱一包的红塔山也抽不上……”他又吸下一口,吐出一长缕青白色的烟雾,曾经他每次都会为大龙所能吐出的比电子烟一大口还多的烟雾而感到舒适地喜笑颜开,但是现在,他实在是嘴角没法上扬哪怕一点点。
到了晚饭,陈日天变得像一个酒鬼,明明他已经快二十年没有碰过白酒了,也坚持着不碰高度酒,但这次他却完全不顾任何人的劝阻。由于不爱吃海鲜,陈日天也没有吃多少菜,就光喝酒,谁来劝都劝不住,甚至被直接推开,宇宁和陈芸也许是最能理解日天的心境的,从这些天在家中的反应就能看出来,平日里说话都总会忍不住笑的日天,这些天在家唯一的笑容也只是对妻子无微不至地照顾还以感谢般的微笑而已。
喝醉了,陈日天就开始哭,喝的越高,哭得也就越凶,一晚上光白酒日天就饮了两瓶,也就是二斤左右。他从来没有喝过这么多的酒,到最后哭得呼吸都开始困难,才被妻子和女儿吃力地扶了回去。这次搀扶比多年前结婚那次困难得多,因为日天已然哭得泄力,全身都像彻底软了一般。
“那是我第一次看见爸爸放声大哭。17年来,妈妈会因为好多大大小小的事而哭,但爸爸就好像眼中没有泪水一样,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都不会去掉眼泪。唯一一次看见大哭,是爸爸为了他的爸爸而哭。我还无法体会那种感受,但到了这种时候,我可能会比爸爸哭得更凶吧。”陈芸的日记中有这样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这恰巧也是日天五岁参加自己爷爷的葬礼时的所见与所感,如今他确实比父亲当年哭得更惨了。
翌日直到下午,陈日天还是不省人事的状态,也好在坟地在第三日才挖好,石碑也是这天才刚刚运来。按照往常那五兄妹的碑上,除了姓名、遗像、生卒年月和后辈亲戚外,还有一句评价其一生的话,如老总的石碑上,题作:逆风前行,引领光明。二姐的石碑上题作:落红友情,作泥护花。旨在说明她对公司的贡献之久远。而陈日天的父亲,在陈日天的要求下,题作流传千古的两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六位兄弟姐妹的墓排成一排,面向的另一座的山腰——那是他们父母的墓碑所在。以他们的贡献,由中间向两边排列碑序,最中间的两位自然是大哥和三哥,一位开创了先河,一位挽回了生死。
陈日天看见他们在雕刻文字时,一旁还有一块巨大的大理石,“诶,师傅,这是干什么的?”
“啊?”雕刻师傅回过头,“哦哦,这个啊,因为运到山上,山路还挺长的,里厂子也远,防止意外不够用补货麻烦,就多带了几块。”
“呃,那要是不用…”
“哦,如果用不着我们就带走,不会收你们钱的。”他以为陈日天是担心价钱。
“不不,我不在乎那点。只是我可不可以直接多给你们一些钱,帮我把这个石碑上也刻上几个字,然后立在六位长辈正前面。”
“行啊,您要刻什么字?”
“落叶归根,入土为安。”
……
“无父之身,无我之身;无父之魂,无我之魂。”
——陈日天《我的路》
第四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