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和学生见面(2 / 2)
副校长走过来,递过他的手帕,笑着说:“不用紧张,你是新人,你必须接受考核。栽培新人也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就拿我们是萝卜白菜,不用管我们。正常发挥你的水平就行!”师范班学校读书的时候,老师也这样说过同样的话。没想到副校长还挺直白。父亲毕竟不是女孩儿,不需要哄的。男人就应该拿的起放的下!
父亲请领导落座,稳定了一下思绪,大脑中过一遍教学过程,按部就班地开始讲课了。讲解,提问,小组活动,教具,都用上了。下课铃声响了,课堂作业还没布置,这是压堂了,按规定,这是不允许的。父亲硬着头皮,赶紧布置作业,落了结束语。
领导们在听课的时候,听课笔记上已经随听随记。每位领导的本子上都是满满的。走过来时都端着,父亲斜眼瞄了一眼,这节课怎么会有那么多问题。不会赶自己回家吧!那心里就像怀揣小兔子似的。忐忑不安。副校长对听课的领导们说,五分钟时间,挑紧要的说,“表情僵硬,和学生有距离感”“中间环节不紧凑,拖延时间,压堂了”“提问题找的都是举手的,不举手的学习兴趣没有调动起来,不能面对每一位同学。”“板书字歪了,是紧张了吧?”“过度语言过于繁琐,对本节课无疑是干扰,要精简。”“讲的多,练的少。”“练习题同类太多,不能举一反三”……
直到第二节课上课铃响起,大神们才不得不停止交流。副校长面对父亲,说:“你把今天的课都上完,再找主任和学年组长讨要意见。”然后,很严肃的先走了。
这让父亲心里真的没底了。
第二节课,第三节课,父亲都有课。不过,经过大神们的指导,父亲改进不小。学年组长连着听三节课,下课期间,都会有指导。第三节课,俩人一起去了教学主任办公室。对父亲的第一节课,又做了更详细的剖析。父亲笔记就做了足足三篇纸。最后,主任说:“第一节课就能完整成型,已经很不错了,我们的建议是帮助你,不是故意挑刺儿。希望你能听进意见,上好每一节课,期末可是要用成绩说话的!”学年组长抢话说,“王老师的第二节和第三节课越来越好,对建议能正确接受。”
父亲知道自己不会被开,给建议是为了让他进步。求之不得。看来,实践和书本还真有不同。学校是个大课堂,够父亲学一阵子了。
第四节,杨老师和父亲都是闲课。杨老师看着父亲心事重重的样子,笑了:“好好努力吧,多下点功夫,既然当上了老师,就要对得起这个称号!要为自己的学生负责。”父亲本来心高气傲!师范学校里也是佼佼者,听惯了表扬 ,现在仿佛突然从天上掉下地狱。父亲自尊心损伤不小。但是他明白,今天遇到的都是对自己负责的好领导,好同事。自己想要成为教育战线的一个尖兵,就得不怕苦,点灯熬油,也要对每节课反复研究。研究知识,教学方案,更要研究学生的接受能力。必须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