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年代女配逆袭记(12)(1 / 2)
在销售服装厂成衣的同时,她的订做生意也没有停。
在海市的几天时间里,她从书店、报刊亭、二手书店里买了许多的画报、服装杂志。在旧书店里,她搜罗了许多五六十年代香市地区、国外的时尚杂志。在她看来,时尚就是一个轮回,而有些时尚理念经典到放在任何一个时代中都是王者的存在。
五六十年代的一些服装设计,简洁中又透露出古典雅致,干练又不失柔情,让她这个新世纪的人看了都要鼓掌叫好!从这些画报中激发的灵感,让她一连设计了好几件衣服,她亲自做出了样品,和其他服装挂在一起,也得到了大量客户的青睐,纷纷要求订做下了单子。
她的“可可成衣店”开了两个月,名头都传到邻县了,有不少客人都是专门乘车从邻县赶来她的店里。一般这样的客人因为付出了更多时间成本和交通费用成本,不会空手而归。她们都是带足了钱,一次性采购多件衣服,大包小包拎满了才觉得心满意足。
成衣销售和私人定制的生意齐头并进,势头发展迅猛。
渐渐地,成衣供不应求,此时,江可可决定适当提高成衣价格,让客人重心转移到私人定制上。原本,她就是要成立自己的服装品牌,刚开店时,为了让店铺运营下去,她才专门去海市进货有些名气的服装,招徕顾客,积攒客户量,为自己之后的规划做准备。
等到自己设计的衣服可以和服装厂的成衣抗衡的时候,她就会引导顾客专注到自己品牌上去。此时,她觉得火候到了。
成衣价格被提高了一块五毛钱,虽然整体价格仍旧比商场里头便宜,但只要涨价势必会引起客人的不满情绪。面对客人的脸色,江可可和销售员小姑娘和颜悦色应对:“每次跑去大城市进货都不容易,一路上鱼龙混杂的,要提防坏人偷钱、抢东西,还要防着人贩子,跟打仗一样。这家服装厂的衣服好看,全国各地跑去订货的采购员太多了,都是大商场过去的,我们都是虎口抢食吃的。就算涨价了,也比商场里头的便宜,是的吧?”
即便如此,劝退了一些客户,使得成衣生意受了点影响,但这些损失也在意料之中,江可可承受得起,一切尽在她的掌握中。
随着在海市进货越来越熟练,她开始趁着采购的机会,在海市附近的城市打转考察。她的目标是布料厂,南区的布料自古以来就很有名,或华贵,或雅致,或清新,质量也数一数二。她要找几家长期合作厂家,为将来的生意铺路。
选定了几家布料厂后,她就开始联系那些工厂市场部的业务员,打算先小量进一批布料,用来做私人定制衣服的原材料。
她能说会道,人也豪爽,江大海又是一个高大憨厚的北方汉子形象,江可可每次都让江大海陪着自己去和业务员吃饭聊业务,让有些别的心思的业务员断了不规矩的想头,只和她讨论合作事宜。
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江可可搞定了和几家布料厂的合作。她之所以这么做,除了为自己将来生意铺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有些人看到她做衣服赚钱眼红了,也开始做起了私人定制的生意,并且剽窃她的设计作品。
而那个时候没有什么专利之说,别人模仿就模仿了,创作者没法兴师问罪,为了区别开与赝品的不同,江可可就在原材料上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