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庄成的行动(1 / 2)
拿到武器的杨文定告别了冯·贝宁森,坐船返回临海城,这一次所有购买的步枪就不打算带走了,这些枪就留在领地内,作为储备武器使用,自己轻武器不够使用的时候,还可以想办法从洋人的手中购买,重武器可是没有那么容易购买到,特别是到战争爆发的那一刻,所有人都缺乏重装备,这些奸商必定会趁机涨价,玩一出价高者得的计谋,就凭自己的身份,还不一定高价买得到,他们肯定是优先出售给那些洋人军队,因为这一次世界上主要的列强国家都出马了,那其中也必定有他们自己的国家。
购买的机枪大炮却是要全部带走,这些重武器可以提高火力密度,压制敌方部队的进攻,减少自己士兵的伤亡人数,在持续的战斗中,还可以锻炼自己的炮兵队伍。
这些人在自己的领地内已经训练了不短的时间,但是一直没有什么实战机会,与那些土着人的战斗中,他们也就简单的放几炮,机枪加步枪的组合就可以消灭他们,所以一支炮兵队伍没有得到有效的锻炼。
当然这些炮兵队伍被自己全部带走以后,领地内还要继续训练更多的炮兵,等到自己结束在大清国境内的任务以后,返回还要用到他们。
到那时新的澳大利亚联邦必定已经成立,他们必定不会放过西部的几个州,说不得,到时候自己还要带领士兵和他们真刀真枪的干一场,他可不愿意失去那么重要的矿石来源地,所以说什么也要阻止澳大利亚联邦的统一。
现在士兵的训练情况已经没有什么值得自己操心的了,只要按部就班的进行训练就行,等到义和团运动到达高峰的五月份,八国联军的第一批士兵也已经出兵的时候,那么就轮到自己出场了。
之所以杨文定不那么早派遣士兵过去,就是因为前期清军还是拥有一定战斗力的,据俄国记者扬切韦茨基在其《八国联军目击日记》中描述八国联军攻打天津时写道:“整整五个小时联军都被中国人的炮火压在泥里动弹不得”。可见当时清军的战斗力还是十分强悍的,落后的武器并非战败的真正原因。
虽然那些土着士兵杨文定打算把他们作为炮灰,但是也不愿意让他们就这样轻易的牺牲在前期的消耗战中,这样做他除了损失大量的人马,不能得到一丁点儿的收益,这样亏本的买卖,杨文定可不愿意做。
所以杨文定一直在等机会,等到联军攻到天津城的时候,自己在带领部队趁机出现,直扑清廷的天津制造局,那里是一个除了制造各种机械设备以外,还为清军供应各种军火物资,反正因为清军的撤退,这些物资全部落入了洋人的手里,还不如便宜自己,他们带回自己的领地,促进领地内的工业发展。
到时候搬运这些沉重的机械设备,就少不了这些土着士兵的帮助,虽然除了极个别的土着士兵拥有战斗力,比如那些食人族部落改编过来的士兵,其他的土着人战士就不能指望他们了,但是简单的搬运工作,他们还是可以胜任的。
由于清军撤退的匆忙,天津制造局内还留存有大量的武器,这样自己还可以省下大笔的钱购买武器,在之后的战斗中,不管是用他们对付清军还是义和团的人,又或者是那些八国联军士兵,这些武器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现在的杨文定只希望庄成已经站稳脚跟,到那时就可以在敌方的内部为自己提供消息,自己也可以在八国联军队伍中,为他的队伍提供消息,这一次的行动,其实清军以及八国联军队伍两边都算是自己的敌人,杨文定的队伍就是在他们双方之间反复横跳,以获得最大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