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杨士奇的到来(2 / 2)
加上之后的一条鞭法,又或者是摊丁入亩,这些都是在国家遇上巨大的财政危机时而出现的紧急改革,而且这种改革也仅仅是从赋税的方面来改!
朱高燧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事情到迫在眉睫时再去解决,他准备尝试着根子上断掉这巨大的封建王朝弊病。
“我朝高皇帝造反起家靠打仗赢得了天下,并且大明与百姓共天下,但有一个很大的漏洞,那就是让元末时的土地格局依旧延续到了大明。这些大地主阶级在王朝更替中毫发无损的完成了交接,并且在大明蛰伏以后又开始吃人,我要做的就是把这个漏洞补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杨士奇一开始没有想明白这漏洞到底如何补,但很快他就反应过来,眼神中带着一些惊恐,他也知道了赵王要惹得这个祸到底是什么,连手都有三分颤抖。
杨士奇博古通今,朱高燧引用了诗经中的这句名言始于周朝,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名言,是因为周朝时期天下的土地全部都是国家所有,换言之,这位赵王爷要恢复周礼,把地权收归朝廷!
自春秋以后,历朝历代为了提升赋税都承认了土地的私有,而土地私有之后兼并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这两千多年只有一个人试图改变这样的状态恢复周朝旧制,最后输的很惨,那就是王蟒!
“王爷啊,您这么做万一失败了,那可是要天塌地陷的。”
“做这件事最好的时机其实是高皇帝开国时,通过暴力手段将这天下的一切收归朝廷,只可惜高皇帝没有做,而现在是大明仅有的第二次机会,若是错过将再无可能!”
大明立国并不算太久,加上他老子造反也才成功两年,大明刚刚完成了朝堂洗牌。
第一兵威尚在;第二南京正在进行惨无人道的瓜蔓抄,天下的人还留着七分敬畏,因此就算心底不满也不敢起来反抗;第三山东这些豪强地主多年巧取豪夺已经彻底失了民心,就像王虎威说的,只要穿丝绸的人先杀后审不会有一个刀下冤魂!
如果没有杀伐果断手段狠辣的帝王压着,如果自己不是大明亲王,这件事朱高燧连想都不敢想。
“眼下确实是一个时机,可如何做还需要仔细斟酌。”
“所以我大哥让你来,就是帮我把这件事办成。”朱高燧想着一定要把这位大明人精绑在自己战船上。
“就算能成,王爷也应该考虑一下自己的安危吧。”
聪明人说话并不需要太透彻,杨士奇只是提醒了一句朱高燧就知道他想表达的意思。
大明大部分的田地基本都掌握在富绅和官吏手中,他这么做一定会惹来众怒,而且会非常汹涌,即便将来成功,皇帝也需要推出去一个人来平息众怒。
如今这件事的参与者只有两个人,一个赵王一个他自己,杨士奇当然不是长于谋国拙于谋身的人,他准备想个万全之策。
“王爷,我倒是有一个办法,您尽量不要出头。”
“我不出头这件事怎么能做成!”
杨士奇叹息一声,赵王确实绝顶聪明,想的注意也一个比一个惊世骇俗,可对于朝堂之争实在不够敏锐。
“推出来另外一个人。”
“陈文运?”
“他不行,虽然是布政使但声望上太低,我已经有了人选!”
在杨士奇看来,被选出来的这个人一定要能够吸引足够的火力,否则就会沾在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