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最原始火器(2 / 2)
用竹子来助爆,说明火药烈度不够。北宋庆历年间,朝廷编成汇集各方面军事知识的《武经总要》.
书中记录了多种火球及制法,包括三个火药配方,这是迄今见于记载的世界上最早的火药火器的配方。
火球是武经总要中记录最多,十一世纪时,最主要的火器品种,大多属于燃烧性火器,火药最初应用于战争,应是利用其爆燃特性来纵火燃烧攻敌。
古人也开始探索爆炸性火器,霹雳火球就是一个例子。古人称抛石机为炮.
发射火攻器具的抛石机又被称为“火炮”,于是用抛石机发射的火球,也经常被称为“火炮”或“炮”。
特别是北宋晚期以后,火毯之名渐少使用,而普遍将球形火器称为“火炮”或“炮”。
火炮最原始版本就是这样诞生的,虽然利用抛石机当发射动力,但是在那个年代已经能够称得上战场中最原始的火炮。
霹雳炮:也称霹雳火炮,诞生于北宋末(1126)金军攻汴京,宋军“夜发霹雳炮以击贼军,皆惊呼”李纲撰写的《靖康传信录》有详细记述。
南宋初,宋金采石之战(1161),宋军也使用了霹雳炮,以纸为壳,“其声如雷”(杨万里《诚斋集》详细记载了)。
十二世纪,出现的这些霹雳炮,未见有贯穿竹子助爆的记载,可能已是依靠火药爆炸的球形火器,这就是真正的爆炸性火器了。
宋元时期,宋、辽、西夏、金、蒙古各方长期对抗争战,推动了宋朝的火药火器技术在各方中传播扩散,进而形成了各方共同推进早期火器发展的局面。
如果不是因为宋朝时期出现了火药,宋朝是不可能依靠小小的国土面积,抵抗这么多外族的侵略战争。
也正是因为这个时期地方割据的局面的出现,让火气的发展,在宋朝火器的研发迭代,300年来一直都没有停过,从最初的最原始版本,到后来越来越复杂的版本,不断的变化进化着。
陶弹:在陶罐中装入火药的陶弹,在北方地区的金朝遗址中,曾出土一类小口鼓腹的小陶罐或瓷罐,有的外表做成蒺藜形,许多人称之为陶雷,蒺藜陶弹或瓷蒺藜,瓷雷,但也有研究者认为这是猛火油罐,这可能是最原始版本的地雷。
铁火炮:真正的战场神器火炮,随着火药性能提升,十三世纪初,火器有了重大发展,创造出了铁壳爆炸弹,时人称之为铁火炮、铁炮或震天雷。
据记,其形如匏状而口小,用生铁铸成,南宋的赵与褣的《辛巳泣蕲录》,铁罐盛药,以火点之,炮起火发,其声如雷,闻百里外.所爇围半亩之上,火点着甲铁皆透《金史·赤盏合喜传》也有相关的描述。
铁火炮是金军首先使用的,宋军、蒙古军随之也制造使用。
在十三世纪宋、金、蒙古的激烈战争中,铁火炮成为最重要的火器,被各方大量运用。
有了火炮,当然不可能没有火枪,毕竟他们两个之间的原理其实只是大和小之间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