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嫪毐之乱”的真相!(2 / 2)
于是两人为了避开嬴政的耳目,借由躲到距离咸阳宫百里之外的雍城,给嬴政生了两个同母异父的弟弟!
嫪毐心中明白,纸包不住火,两人的奸情,早晚有一天会暴露。
而他和嬴政之间,也定然会有一场大战!
按理来说,区区一个帝后的男宠,根本没有和嬴政一战之力。
但嫪毐则不同,他并非谈恋赵姬的美色,他只是谈恋赵姬带来的权力。
在他和赵姬厮混的这些年了,已经一步步利用赵姬的资源上位。
招兵买马,收揽门客,官路也一路高升,甚至封侯加爵,成为了秦国朝政之中,仅次于吕不韦的超级权臣!
此时,秦国朝廷分布着三股势力。
自春秋以来,中原各国为了避免战争,国家与国家之间联姻的事很常有。
而嬴政的养祖母,华阳太后,则是当时从楚国嫁过来的公主。
由于多年在秦国政坛的经营,华阳太后手下已经有以昌平君和昌文君为首的两个心腹,控制着朝中众多重臣,成为了秦国政坛上最大的一股势力。
第二股势力则是相父的吕不韦,朝政中的日常之事,基本皆由他把持。
第三股势力,则是协助嬴政亲政的赵姬,以及在赵姬帮助下刚刚被封为“长信侯”的嫪毐。
而此时尚未举行成人礼的嬴政,只是这三股巨大势力下的傀儡而已!
根本没有实权!
他下的任何一个重大决策,能否推行,其实都要看这三股势力的脸色!
【亚历山大:傀儡皇帝吗?而且还是这么多交错势力下的傀儡,根本没有一点把持朝政的能力。】
【彼得:一个只有血统,然后一无是处的帝皇。】
【查士丁尼:连太后侍养男宠都毫无办法的男人!】
【君士坦丁:可能在以后的生涯里,一直都要被这所谓的“继父”所打压!】
嬴政的政治生涯,确实如此。
一直到公元前238年,等候多年的嬴政,终于迎来了转机!
此时嬴政22岁,即将举行冠礼。
冠礼即为成人礼。
依照秦律,嬴政行冠礼之后,便可亲自主持朝政。
四月,嬴政前往雍都蕲年宫举行冠礼。
雍都是秦国历代先王墓陵所在之处,距离咸阳三百里。
按理说,由于嫪毐几乎是公开一般地和帝太后有染,公然毁了秦朝皇室的声誉,嬴政应该着手处理才是。
再加之嫪毐势力日渐扩大,与嬴政的矛盾又逐渐公开,其谋反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越是这种时候,嬴政越不该离开首都咸阳才是。
因为咸阳贵为首都,一旦发生叛乱,被人占据,所有的行政机构都会受到控制,就相当于叛乱方实质性地掌握了政权。
这于嬴政而言极其不妙。
但嬴政不顾身旁之人劝阻,他就是去了!
硬生生留下了一个没有君主、也没有提前设防的首都咸阳!
【亚历山大:愚蠢,短视!在此等危急关头,竟然还在意所谓的“成年之礼”!】
【恺撒:确实,仪式这些东西永远是最次要的,只有真正掌握实权,才是控制一个国家的重中之重!】
【君士坦丁:我好像明白,为什么这个国家的国祚只有十五年了!从这嬴政参加成年礼一事可见,他对帝王权术的了解,相当肤浅!】
而包括李世民在内的一众华夏历代帝皇,却没有表现出如西方帝皇般对嬴政的轻蔑评价。
他们知道秦朝的历史。
他们还在琢磨,刚刚嬴政在弹幕中所发的“一手策划‘嫪毐之乱’”,究竟是何意思。
光幕继续!
果不其然,在嬴政离开咸阳的这段时间里,嫪毐在咸阳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政变!
嫪毐动用了秦王和太后的印玺,调动来了咸阳附近的军队、骑兵、弓箭手,还有自己的数千家奴门客!
伙同秦国朝廷的大批高官,参与叛乱。
其中还包括众多重臣,如宫廷卫尉、内史、中大夫令、左戈等众多官员。
每一位都有着自己相当的势力范畴!
可谓是全员内鬼!
眼看着嫪毐控制的军队都要杀入都城,占领咸阳宫!
但嬴政却一言不发,依旧站在蕲年宫内,双手捧着礼器,看着列祖列宗的牌位,久久未放上供台。
他就这么矗立着,双目紧闭,似乎在等着什么。
良久,他双眼忽睁,诚恳地朝列祖列宗一拜,泰然地将礼器放置于供台之上。
【恺撒:首都都被人入侵了,怎么还在这里举行什么成年礼!】
【亚历山大:可笑至极!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愚蠢的帝皇!】
等冠礼结束,身旁的李斯脚步匆匆地凑上前去:“陛下,现咸阳城内空虚已久,需即日启程赶回宫中!”
年仅二十来岁的嬴政淡定地摇摇头,摆手道:“且慢,不急。”
李斯见状,愈发着急,见四下无人,急切地低声说道:“据闻嫪毐已于陛下动身来蕲年宫前,早已开始集结势力!臣担心嫪毐于咸阳城内发动兵变叛乱!”
“嗯。”嬴政的神情依旧没有太多的浮动,脚步稳健地迈出列祖列宗的宗庙,仿佛叛变之事,只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
接着,他沉吟道:“嫪毐要趁本王离开之时发动叛乱,孤早已知晓。现在,嫪毐的兵力应该已经攻到咸阳城门处了吧?”
【恺撒:“?”】
【亚历山大:“?”】
【君士坦丁:“?”】
【西方众皇帝:这嬴政是要送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