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请殿下赋诗(2 / 2)
见气氛有些沉闷,李弘之忙道,“殿下说的极是,那在下先赋诗一首,以作抛砖引玉!”
他原地来回踌躇数十步后对众人道,“如今春去夏来,夏意正浓,在下做了一首小诗,献丑了!”
“春去稀相见,
天香物物肥。
不拘皆闷闷,
词赋送芳菲。”
“好!”
一众人等还在细细品味时,女子那边却有一人先是叫好,仔细一看原来是李弘之的姐姐李清在叫好。
赵桓想了想也鼓掌叫好,其余人等这才反应过来,忙称赞起李弘之。似是他从未被这么多人注视过,李弘之白的有些过分脸泛起几分红润。
有了他开这么一个头,其余参加诗会的青年才俊纷纷即兴赋诗,不过他们的诗都不及李弘之的这一首。
就是赵桓不通诗赋也听得出,这些人的诗句只不过是堆砌辞藻,强行将华丽的词汇凑到一起,也不管合适不合适。
要么就是一群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少爷小姐说些愁苦的诗句,赵桓听罢后想起了后世的听过的一句,“为赋新词强说愁”,此行此景再合适不过了。
不过这种话可不能当面说出来,赵桓依旧是满脸笑意,对于众人的诗词大加赞赏。此时李弘之端着杯酒走过来,对赵桓道,“殿下为何端坐在此处,笑而不语?何不与吾等一起赋诗助兴,岂不美哉?”
“本王不擅诗赋,做出来的诗怕是连三四岁孺子都不如,还是不献丑了。”赵桓笑道,他说的是实话,并非虚言。
“殿下莫要谦虚了,坊间皆传殿下能文能武,今日好不容易见上一面,理应赋诗才是,”李弘之缓缓说道,“再说了,诗由心而生,殿下莫不是瞧不上我等所以不愿赋诗?”
赵桓眯起眼睛,这话听着可不怎么顺耳。先不说这算是强逼着赵桓作诗,更重要的是后面半句,在座的除了他李弘之,皆是广州本地豪族子弟,他们与冯义成一道支持赵桓,这番话若是传到他们耳中,心里难免会有些膈应。
“既然如此,那本王便献丑了,希望诸位不要嘲笑才是!”赵桓起身离席,缓缓步入中央。
“咦,冯媛,你家王爷怎么去园子中性了,难不成也要赋诗不成?”一名眼尖的女子道。
“赋诗?”冯媛却皱起了眉头,小声嘟囔道,“平日里没听说会写诗啊,不会是被人给激的吧?”
“打听到了,是李清姐姐,你弟弟非要殿下赋诗!”一名女子忙过来道。
“这小子,怎么敢如此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