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王城见京观(1 / 2)
第62章 王城见京观
苏兴不像林易,开口就怼,引经据典说的非常严谨,然而金达民却不买账。
“我算是看出来,你们一定是串通好的,这是在你们的地盘,你们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对于他这样的无赖行径,几个评委自恃身份,也只能心里骂上几句。
金达民怒气冲冲地坐下,双臂一抱说道:“我拒绝再发表任何言论,我要用沉默来抗议你们。”
“既然金教授没有问题了,我们继续吧。”苏兴冲着其他几位老师点了点头。
金达民不说话,不代表林易要放过他,打人就要打脸,还要一打到底。
“金教授,既然你非要认定高句丽是祖宗,那我不介意让你看看李唐王朝是如何吊打高句丽的。”
林易说完,大家相视一笑,又到了大家都喜欢的看视频环节。
“各位,做好准备了吗?接下来我们一起回到大唐盛世。”
系统启动。
武德七年,唐高祖李渊派使臣前往高句丽,册封高武为上柱国、辽东郡王、高丽王。
彼时,两国交好,互通有无,往来使者相互熟络,辽东半岛百姓皆会说大唐方言。
贞观五年,大兴殿内。
李世民面色肃然,他有一桩心事压在心头多年,如今时机终于到了。
“列位臣工,朕继位以来,心里一直记挂着一件事,寝食难安。”
“臣等愿为陛下分忧。”
“前朝末年,炀帝暴虐无道,三征高句丽,无数华夏儿郎葬身在三千里白山黑水之间,至今无法魂归故里。”
“如今我大唐与高句丽交好数年,朕想要去接他们回家。”
李世民说完,台下群臣高呼:“陛下仁义仁德,感天动地,万岁万万岁。”
不少前朝老臣涕泗横流,彻底归心大唐。
“陛下,臣往来高句丽多年,愿为我大唐迎回众将士英灵。”长孙师出列请缨。
隆冬时节,大唐的使节团来到高句丽王城,高大的城门下,不少官员早已等待多时。
“长孙兄,好久不见。”长孙师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
两人寒暄了几句之后,长孙师面色一凛,进入正题。
“于兄应该知道此行的目的吧,陛下亲自下诏书,命我一定要收葬所有骸骨。”
“我这还有一封陛下亲笔手书,要亲自面呈高丽王。”
于泉淮听罢,说道:“好说好说,路途遥远,舟车劳顿,长孙兄先随我去驿馆休息,我立刻向王上禀报。”
之后的几天,于泉淮每日来驿馆中,不是喝酒闲谈,就是拉着长孙师介绍高丽风土人情,丝毫不提正事。
一开始,长孙师还道是他多日不见,闲情叙旧,时间一长,便发觉不对之处。
以往大唐来使,高句丽王都大摆宴席,甚至亲自迎接,这一次,有问题。
这日,酒过三巡之后,长孙师按下筷子,说道:“于兄,你我相识数年,交情匪浅,实话告诉我,最近王城之中是否有大事发生。”
“无事发生,一切如常。”
“那为何一连数日,都不让我进宫面见大王。”
于泉淮面色一变,不过马上笑道:“大王最近身体欠安,多有不便,放心,我早已禀报圣意,长孙稍安勿躁,我办事你还不放心吗?”
又过了数日,长孙师心中的疑问越来越大,这天一早,便带着使节团,前往王城内宫,他要看看,高丽王在搞什么鬼。
“王城禁地,没有手谕,不得擅闯。”
面对长孙师浩浩荡荡的一群人,内城守卫大门紧闭,语气森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