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祸水东引(1 / 2)
李明达说道:“祸水东引!”
蔡再升问道:“怎么个祸水东引法?”
李明达说道:“今年全省连续下雨,各地农民欠收,缴纳秋税之后,恐怕所剩余粮不多。
没有吃的,恐怕用不了多久,又要形成饥民潮。
我们把饥民全部或赶至、或哄骗至赵阳境内,赵阳志在天下,并素有仁义之名,想来会善待这些饥民的吧。”
李明达说完嘴角上扬,眯着一只眼睛,冷笑了起来。
“啊~哈哈哈……”
蔡再升也笑了起来,说道:“这样既解决了我们境内饥民聚集的难题,又能给赵阳添堵,真是太妙了。“
李明达继续说道:
“大量的饥民涌入,我们就看赵阳是留、是赶、还是杀了。
留,则耗尽赵阳的粮食;
赶,趁机让百姓看清赵阳的假仁假义;
杀,我们四处散播谣言,污蔑赵阳残害百姓。
我们再趁机派人煽动饥民闹事,我看他赵阳不死也要脱层皮。
我观他的仁义,其实就是妇人之仁。
不把精力放在争霸天下上,反而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升斗小民身上,他早晚必被此所累。”
蔡再升抚掌笑道:“此计甚妙!此计甚妙!”
两人相视一眼,又是一阵哈哈大笑。
曲州府,
香河县,
高家庄。
十几个从吴州府逃难过来的难民看着前面的村庄,骂道:
“他妈的,进个曲州府真不容易,一路上查得这么严,也不知道失散的几个人能不能过了关卡。”
又有人说道:
“我们能进来就谢天谢地了,其他人我们也只能默默的祝福他们了。前面有个村庄,先去那边搞点吃的,妈的,快饿死了。”
一行人互相搀扶,浩浩荡荡的进了村。
此时,秋收已经完成,小麦也已经种到地里了。这个时候正是农闲的时候,县衙把村里的男劳力都组织起来,或去挖河,或去田地间挖沟,预防来年的水灾旱灾。
男劳力都出门了,村里只有一些老人、妇女和小孩。这一群人浩浩荡荡的走进村来,显得格外的扎眼。
村里的老人上前拦住他们,问道:“几位,你们是干嘛的?”
难民说道:“大爷,我们是逃难逃到这边的,您行行好,给口吃的吧。”
大爷不解的问道:“赵将军不是组织救灾了吗,今年粮食虽然减产,可也应该够吃啊,你们怎么还逃难啊?”
难民答道:“大爷,我们不是本地人,是吴州府那边的。那边没人管我们受不受灾,还拼命的派人催收秋粮,实在是活不下去了,只好跑出来寻点活路。”
这群人四处看了看,正好透过大开的院门,看到院子里垛着的两垛玉米,讨好的问道:“大爷,原来您是地主老爷啊,行行好,给口吃的吧。”
“呵呵呵…”大爷笑了笑,指了指村北头,说道:“地主在那边呢?我家就是一普通百姓。”
大爷见这些人可怜,忙把村里几户人家叫到一块,各家都出点粮食,给难民们煮了一点东西。
等吃的的空档,难民问道:“大爷,您骗我们的吧,您是普通百姓,那今年受灾还能收这么多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