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帝王相邀(2 / 2)
马祥麟关好大门,走进偏厅,就见秦良玉已打开一个油纸包,正是圣旨!不过圣旨上只有皇帝玉玺,并无内阁和都察院签署。圣旨旁边还放着一块兵符。
马祥麟急忙凑过去看,很简单,是让自己娘亲、自己和自己媳妇张凤仪带石柱五千白杆兵进京。
秦良玉打开第二个平整的油纸包,是一封信,秦良玉检查火漆,然后拆开,秦良玉展开信纸,从头读到尾,尾部还有天子的私印。
秦良玉看着信久久不语,相比起来,那道圣旨分量就差了。
马祥麟也看完了信,起先还耐心的等着老娘发话,十多息后还不见老娘说话,急道:“娘,陛下。。。”
实在是信上内容让他激动不已:
宣抚使临危受命,继上任宣抚使遗志,内平萧蔷,治理有方,石柱安平也。泰昌元年,建奴作乱,卿应召遣兄邦屏,弟民屏为国征战,秦都司不幸战死,卿亲率布甲震慑建奴,秦都司之死乃国之憾也。
天启元年永宁奢贼作乱,卿不受蛊惑斩杀奢贼使者,卿又遣秦都司子翼明、拱明击奢贼归路,卿运筹帷幄,奢贼乱矣。
天启二年首应朱燮元征召,击鼓出兵,羞煞其余宣抚使,比之更有胆气矣。卿取新都,败奢贼,解成都围,收复重庆,调兵遣将,平定奢贼之乱,实乃居功至伟,燮元多有不足矣。
自大明立,卿家十三代忠心为国,不惧艰辛,不受诱惑,恪守己身,征战沙场,为国解忧,实乃诸宣抚、宣慰、招讨等司之表率、吾朱家之幸事、大明之忠臣也。
卿家之功绩已不足表,然如今大明边事艰难,建奴已逼近山海,蒙古诸部虎视眈眈,安邦彦又起乱,福建、两广、浙江等地倭寇不绝,又有红夷沿海搅乱。内有诸臣工营私舞弊、残害百姓。朕有心起大军讨伐、有心革除弊病,然多方掣肘,竟动弹不得,受困于小小皇宫。
今特诏令宣抚使进京听命,助朕铲除奸邪、扫清寰宇,还大明郎朗乾坤。
此诏命不存于档,外无人知晓,诏命所写之事关乎甚大,若卿有疑,可不奉诏,恕卿无罪。
若卿奉诏,请卿尽量隐藏行踪。
天启五年六月二十一
朱由校
秦良玉转头看着儿子灼灼目光,心里叹了口气说道:“麟儿,你我母子三人奉诏进京,土司事务该交由谁打理。”
马祥麟一喜,娘这是要奉诏啊,理所当然说道:“自然是小舅了。”
自己的弟弟秦民屏自是可以,只是终究对马氏石柱而言,秦家终究是外戚,若非自己压着,恐怕早已生出许多事端。
秦良玉道:“麟儿,你亲自去叫你小舅过来。然后你亲自安排你小舅留守事务。”
一炷香后,秦良玉下令召集兵卒。
第二天夜晚,秦良玉领着自己儿子马祥麟、儿媳妇张凤仪、两个锦衣卫和五千兵马朝京城行军。
同一时间,南直录、浙江、江西、山西等地,锦衣卫奉诏而寻的人或书籍被陆续寻到,被寻到的人看到信笺忍不住落泪,随即立即收拾书籍、行囊随锦衣卫赶往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