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设计赵建军(1 / 2)
东大队知青点。
“这几天都要去打柴,每个人至少要打十捆柴才行。”再不打柴,等一下雪,大家就只好挨冻了。
知青点点长罗胜利张罗着让知青们囤过冬的柴火,心里着急得不行。
今年来了两批知青,多了五六个人,人数变多了,可是,干活的人却变少了。
冬天烧炕,用柴费得很,本来就应多准备些,可是大家就像眼瞎耳聋一样,根本没人去做打柴这件事。
他要是不提,大家岂不要冻一冬天。
他还记得他下乡的第一年,大家都年轻气盛,并不觉得冬天会多难过,就没有准备过冬的柴火。
结果冬天来,风呼呼的刮着,冻的人直打哆嗦,原先自以为很厚的棉被,在寒风的衬托里,变得单薄脆弱。
为了能活下,大伙儿不得不提钱从村里买柴,花钱不说,还被村民们奚落。说他们不懂过日子,是懒虫,一无是处。
不料今年的知青又出现了这种情况。如果自己不提醒,难免会重蹈覆辙。
“刘昌平,卢凤仪,姚子香,牛莉莉,乔欣然,你们快些,老知青都走了,你们还在后面磨磨唧唧干什么?”
看着这几个新知青,罗胜利就想骂娘。这几个知青,一个比一个会摆烂,公众的活,能少干就少干,能不干都不干,把原先已经约定俗成的规矩变得乱七八糟起来。
过去听到过一个笑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他当时还不信,觉得人多力量大,现在却由不得他不信,人多,有时候会内卷。但也会内耗啊!
就打柴这事,你推我让,都怕吃亏,都指望着别人能上山把知青点烧炕的柴打回来,这怎么可能?
想到这里,他就心累,这些老知青还好些,知道不屯木柴冬天会很难熬,多多少少还砍一些,那几个新来的知青,却是不管不顾,单等着别人把柴打来自己好沾光。
现在更好,大家都开始摆烂,你指望我,我指望你,照这个样子下去,怕是今年的冬天会出现什么乱子。
想到这里,他就想一甩手,把这个烂摊子甩出去,可队长对他说,让他再撑一年,下一年如果有大学生名额,就可以给他留住。
唉,可真羡慕西大队知青点,知青们几乎一人一间,一人一炕,那样只需要考虑自己的需求量,哪里像他还得操一个知青点的心。
听到点长要大家上山打柴,牛莉莉还想着装柔弱不去,把捡柴的事情推到其他人身上,可眼瞧着正往外走的赵建军,她的热情立马燃了起来。
她回屋简单捯饬了一下,又往自己的水壶里灌了些水,才走出宿舍,笑着对罗胜利说:
“罗知青,我就收拾了一下,你看你催的, 就像跟要催魂似的。”
说着就急急忙忙的往山上跑。再不跑,赵建军就走远了。
罗胜利脸色一僵,你听听,这牛知青说的是人话吗?什么叫跟催魂似的!他不催,有人去吗?好像他多喜欢催人一样,这个牛知青,也是没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