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衰神(2 / 2)
而他赵栎阳就是公认的与江南官员没有任何联系,且与兴华士绅有矛盾,如今朝廷之中,除了一些部院大佬,与江南帮关系紧张的还真不多。他赵栎阳便是其中之一。
赵栎阳很是无语,自己给郑铭出个主意,怎么绕来绕去,这差事却落在自己头上,真是衰神附体了。
“我当下赋闲在家,无官无职,如何当的钦差?”
“周次辅也是如此说的,夏赟又说夏粮征收在即,人手调配不开,而你正好赋闲,至于官职问题,你有承德郎官职,又有青天之名。舍你其谁。”
“唉,无所谓了,反正江南士绅对我也没有太好印象。去就去,是督粮,又不是要命。”赵栎阳无奈的说道。
“我刚任吏部尚书,此等任职钦差大臣的事,他夏赟是一点面子不给,真是可恶至极。而崔佑刚刚入阁,他与周闻两人联手。居然败北于夏赟,所以下值时他告知我,明日定要为你争得一个官职。”
赵栎阳离开萧府回家。一夜都没睡好。
第二日,周闻便上奏皇帝,让赵栎阳重回翰林院,众人开始时有点不解,这周闻跟赵栎阳什么关系?怎的如此为他说话,不过紧接着大家就回过味了,周次辅这不是为赵栎阳,是昨日吃了憋,今日想要找回场子。
赵栎阳不是升迁,而是充?回翰林院,毕竟之前他确实任职翰林院。
皇帝其实没有什么意见,毕竟自己刚刚让他入詹事府,赵栎阳拒绝了,作为补偿,让他再入翰林院也不是不可以。
可是朝中却有不少人不愿意。虽然理由众多,可究其重点,还是因为赵栎阳的父亲赵凌奕已经是词臣了,赵栎阳再入翰林,父子二人都入中枢。
而如今赵凌奕已然任职詹事府,那是太子日后的班底,入阁是时间问题,即便不入阁,部院大臣也少不了,而赵栎阳,凭借他的能力,日后恐怕也少不了入住部院大臣行列,官场讲究制衡。哪里有父子二人同入中枢的道理。
而夏赟又借题发挥,在内阁大厮抨击周闻。而天子本来打算同意的想法,在夏赟和一帮大臣的反对声中偃旗息鼓了。翰林是词臣,是皇帝的侍从之臣,皇帝不说话,谁也没办法。
周闻吃了憋之后也不气馁,他原本也没想赵栎阳能重回翰林院。只是通过此事,让皇帝觉得亏欠赵栎阳。
于是乎,周闻再次密奏皇帝,言说六科积累了不少资深官员,他们勤勉尽责,劳苦功高,可六科官员毕竟只是七品官,所以要勉励嘉奖,升官外放。
六科官乃是俗称,其名为六科给事中,六科便对应六部,他们的主要责任便是审查诏书,和纠察诏书执行情况,并有封驳内阁诏书的权利。说白了就是皇帝的外围秘书。虽然只是七品,可是却位卑权重,与御史合称科道官,属于十分清流的官职。
对于皇帝来说,这些资深的六科给事中很是让他头疼,上次替赵栎阳求情的吏科给事中赵封便是例子。如今内阁大臣上奏外放他们,皇帝自然乐的清闲。
皇帝的旨意到了内阁,这让夏赟有点摸不着头脑,不过到底是首辅,转瞬间就明白了了,只不过他也实在没有理由反对,况且还是陛下的旨意。
六科给事中有的人做了许久了,其中有好几个人已经做了九年,外放为六品,五品很是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