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装上翠楼(2 / 2)
长灯和望舒都听的云里雾里,“你听懂了吗?”长灯问
“嗯!嗯?”望舒先是点头,然后又立刻摇头。
“姑娘,凝落姐姐身上穿的什么衣服,怎么和我们平日里穿得不一样呀?”望舒问
“可能是成婚才能穿的吧!甚是无趣,竟是一些伏小做低的做派,我们快些走吧。”长灯说着,便小心的关上窗,然后带着望舒偷摸的离开。
她们刚走出来,就听见林卿鸿声音响起“猫哪儿干什么呢?”
长灯闻言见避之不及,只得硬着头皮说:“没!”
“灯,过来过来~”
见着他这样笑嘻嘻的模样,长灯便知道他要干什么了,于是瘪着嘴上前,望舒也识趣的将身上的银钱掏出来。
“爹爹,你上次借我的十两银子,现在还没给我呢?”长灯撅着嘴。
林卿鸿笑着说:“乖女儿,爹爹就知道你最贴心……”说着,眼睛瞅了四周,从衣服里拿出藏了一路的糖葫芦“爹爹特意去城南给你买的。可千万别被你祖母瞧见。”
长灯看了一眼糖葫芦,笑了一下,将银子交到林卿鸿手上。
“哎~去哪呀?”林卿鸿问
“祖母那”
“刚说让你避着祖母,你想看爹爹被打是不是。明日再给爹爹拿些钱来……”
看着长灯瞪大的眼睛,他脖子一缩,难为情道:“闺女,你祖母停了爹爹月例,爹爹也是没办法,爹爹好久都没有吃肉了……爹爹……”
“爹爹……”长灯翻着眼看他,终究还是忍不下心,“好吧,最后一回,下次定然不跟你同流合污。”
“好,好”
见着长灯离开,林卿鸿掂了掂手里的银子感叹“还是闺女好!”
望舒跟在长灯后面埋怨道“姑娘每个月的月例也不多,都被老爷借去了……”
“我爹爹这哪是借,分明就抢。”长灯吃着糖葫芦笑着说道,又递到望舒嘴边,让她咬一个。
“不过我爹爹这样也挺好,不复杂,开不开心都放脸上。”
“老爷是挺好的,但是再这样下去大房岂非要没落了。我瞧着老夫人和夫人都不待见老爷了。”
林长灯望着望舒的样子,只觉得她真是拿着婢女的份例,操着主人家心。
她们二人吃完糖葫芦,收拾好,便去了贾氏那里,直到在贾氏那边用完晚饭,才又一次过来。
“母亲”长灯一进门便黏在常氏身边。
“今日去祖母那用晚饭了?”常氏笑着问道
“嗯,今日见母亲忙着,便去找祖母玩去了。母亲,贾先生请辞回乡了,我想去陈家书塾,贾先生说陈家的姑娘们也在书塾,我不想自己一个人在家上学,我想去书塾。”长灯向常氏撒娇。
“陈家,可是原北朝奉常(职位)陈家?”常氏问
“正是,先生说了,他家本在北朝掌宗庙礼仪,位列九卿之首,地位十分崇高,还兼管文化教育,还有还有,他家的长子现如今不过二十五岁,就已经是太子太傅了。我还听闻他家有一座藏书阁。里面有许多奇闻怪志,还有各种有意思的话本子。”
“你祖母向来是不喜欢女儿家抛头露面的,你现在要去别人家读书,她未必应允!”常氏微微噘嘴,有些无奈的看着长灯
“祖父说他去问。”长灯也一下子像是霜打的茄子,因为她知道家中女眷祖父向来不甚过问,都是祖母安排的。
“母亲,我看你日日看书,不是经书,就是诗经,又只是这一篇,这个《氓》到底讲的什么意思呢?”长灯从常氏手中拿过已经泛黄的书本,不解的问。
“你识得?”常氏诧异道
“嗯,贾先生虽只教我习字,还有一些百家姓和千家诗,但是这个我认得,在书院的时候既禾教我的。”
“这是诗经,讲的是一个女人的一生。”
“母亲,这句是何意?”长灯指着又念了一遍:“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也罢,本就是想让你多学学,日后也能用的上。”常氏若有所思的说
“这是说,这世间的情爱与男女而言是不平等的,男人的心里有天地,有很多,所以爱情只占他们生命中的一小部分,而对于女人来说,生为女人就注定一生就只有这后宅的方寸之地,那爱便几乎占了她的全部,如此法不平等,当不爱的时候哪个更容易解脱呢?”常氏眼眶湿润,温柔的笑着说
“那便是男人吧。母亲世上的男人当真都是如此吗?都不可以托付?那邵家的小哥呢?”长灯满脸疑问
“世事无绝对,母亲也不能确定这个世上就没有那种长情之人。”
“那父亲呢?祖父呢?”长灯又问
“岂能在这议论长辈!”常氏用眼神警告了长灯
“不管是谁,吱吱,你要记住,你才是你自己最后的依靠。你要为自己而活,不管是在这里还是在别处。母亲希望你不要像母亲一样,一辈子就困在这后院,也不希望你被缥缈的爱情缚住双脚。你也不可能一直在这里,如今一切,皆如镜花水月。也是我同老天爷求来的,往后你只需谨记,无论何时何地,你只管护住自己。明日一早母亲便去求你祖母,让她答应你去陈家书塾。”常氏宠溺的揉了揉长灯的脸颊
“真的吗?母亲你最好了。”长灯开心的扑倒在常氏怀中,常氏的身上有一股很香的药香味,常氏也抱着长灯不停的轻拂,长灯只是眼角湿润的轻声叫了声“阿妈您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