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五、七王会京师之七(2 / 2)
李穹拿起一根柴火,在地下画了一个三角。
“难得有这么个内忧外患的机会,我想着一步到位,革命吗,不是请客吃饭,来不得那般的从容雅致。”
“什么命?”
李穹敲敲地面:“重点就是什么命!义顺兄你想坐皇上、老亲王也想坐皇上;除了死了的南安郡王外,那三家也都想过。”
“你不想?”
李穹一仰头:“我还真不想,一个困在一座皇城里的皇上,有什么值得我去想的?世界多大呀,外面多有趣。”
忠顺哼哼冷笑不置可否。
李穹懒得给他讲躺平的真香,又是一口炊饼咬下去,继续给他讲他能听懂的事。
“如今朝廷是中书与皇上对垒,但中书力量太过分散,又有着先天对皇权的懦弱,一旦换了一批人,中书很难不沦落成一个摆设。
所以...我打算把咱们这些王公贵胄们抬上桌面。”
敲打着其中一根的粗线:“来他个八王议政!”
忠顺呆了半晌,猛地抢过来李穹的炊饼,扔进了火炉中,自己起身翻开一捆柴火,端出一盘酒菜来。
这操作,把李穹给看呆了。
忠顺笑容可掬的给李穹斟酒捧杯:“来来来,先喝一杯洗洗尘,到了我府上,一杯水酒也不喝,不是我的待客之道。”
“那你方才怎么不拿出来?”
“我要是说忘了,你得信我。”
“我信你奶奶个腿!”
“你也是我天家的女婿,我的祖母你得喊高祖母,喝着喝着。”
冲着妙玉肯坐莲,李穹干了这一盅。
“怎么个八王议政呢?”
忠顺一副饥渴难耐,李穹示意给自己倒酒,看在他没有怨言的情分上,给他详解起来。
“如今直系的两位,您与老亲王。”
“嗯嗯,他还是你老丈人之一。”
白了忠顺一眼,继续数着:“东安亲王是大宗正,得算他一个。东平、西宁、北静这三家复了国姓,也得算。”
“这才六个啊。嗐!我忘了算你与乐善!”
李穹直摇头:“不是我,是太上皇与乐善!”
哐当一声,忠顺的酒杯落地。
李穹得意的冲他挑挑眉:“如何?这八位王爷出来议政,与中书和当今是不是能三分朝政?”
“太能了哇。”忠顺喃喃自语。
李穹暗笑,就知道这个大馅饼你们都想要吃下去,后面才是我的主菜呢。
“当今还是皇上,不与他抢,但政事在中书手里,八王做一个左议院,有问政之责,虽不管实务,但若看着哪里不妥,中书必要说通了八王才可推行。”
“好!如此甚好!那皇上呢?”
“看他本事了,他想做什么,先与中书去说,中书觉得不妥时,交由左右议院商定,过了半数才可。”
“善!但你给我说说,右议院又是个什么?”忠顺笑嘻嘻的看着李穹:“让当今垂拱而治,本王绝无异议;让中书省行使政务,本无也绝无异议;但与左议院并立的右议院,嗬嗬嗬,雨农,你又想搞什么鬼?”
“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除了你们这些王室高官外,还得有山野大贤当世大儒进朝堂。”
指了指自己画的三角:“如此才能相互制衡。”
忠顺沉吟半晌:“那皇权还有何用?”
“所以我进门便问君还想坐大位乎?”
李穹盯着忠顺:“哪有千秋万载的皇朝,还不是一个个的改朝换代。
究其原委,都是根子上出了问题。若想延续大明血统千年不换,只有分皇权而尊皇权这一条路。
天下无人抢着做皇上了,王室之间便少了兄弟阋墙,再无有明君治世昏君亡国之虑,王爷,可行否?”
忠顺长叹一声:“若是旁人说出这句来,我必不会当真。但你雨农讲出来这话,不由得我不信。
看似对我甚或宗室大有好处,谁知百年后又是个什么样子呢?雨农,万不可在你我手中送了大明的江山。”
“不会不会,国号不变政体变换而已。”李穹捡起忠顺掉落的酒杯,找水缸给他洗了一遍,斟酒给他捧杯:“干了这杯酒,咱们携手重铸明之天下。”
忠顺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站起身冲外大喝一声:“备轿!本王要进宫拜见太上皇!除非杀了本王,否则谁也拦不住!”
李穹安心的喝酒吃菜,忠顺家的酱牛肉卤的不错,等会儿再要几块带走。
大好牛肉,谁与我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