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陪跑(1 / 2)
哈杨拜访女王后,转身就马上将代表团召到行馆商议。
行馆内,哈杨扫视一圈下来,发现一众人脸色各异,有人强忍着脸上得色,似乎这次手到擒来,有人左顾右盼,像似想寻找一些一起合作,也有人唉声叹气,似乎知道这次与自己很可能无缘了。
有窝里斗的征兆,哈杨看过一圈心里有了大概,查曼女王使的是分化离间计,而且单是让国内工程商互相厮杀砍价都还不过瘾,还要将其他国家的承包商也拉进来。
“咳咳,”哈杨心里有了底,便斟酌着语气跟他们说道,“我们这里有多少是平民出身的工程商?”
听到这话众人一时愣住,为什么突然公爵提起这个,但发愣是发愣,还是有人大概清点了下。
“一半吧我估计,”一年轻工程商大概猜测道。
“不止,”雷克尔,一名年长并在建筑行业浸淫多年的老建筑商,反驳道,“我本人在这一行做了二十多年,算是见多识广,但在这个代表团里我刚开始也只能认出六七个人而已。”
其他人也议论纷纷,但其中大部分人毫无疑问都是平民出身。
哈杨抬起手压了压他们话头:“显然,这里最多也只是十余人不是平民出身。换而言之,这里百分之七十的人以前都是平民——平民以前过的是什么日子,我想大家都是很清楚的。”
一众工程商听到这话纷纷点头,在以前平民只比贫民略强一点,可能一个星期能吃上一顿肉,能吃得上两三次早餐,这差不多就算平民了。
哈杨摊了摊手朝众人语重心长地说道:“我想大部分人都是在这两三年来才过上的好日子,少部分运气好的在土改之后日子就慢慢好起来了,但那肯定是少数。”
“是的是的。”
众人纷纷应道,向哈杨表示敬意的同时不忘多拍两句马屁。
“那既然如此,”哈杨说道,“大家要珍惜当下。自家人斗得头破血流,说明还是停留在以前的思维里面——在那个饥一顿饱一顿的年代,每个人都只想把碗里的锅里的都拿到手,因为这次不拿下次就没了。
“然而现在再用这种思维办事就落伍了。单就国内而言,基建除了现在正在推进的二期,还有三期四期,目前的城市化建设还只有滨海市和裂谷城在搞,未来二三十年里少说也会有几十座城镇陆续开始城市化建设。现在国内的蛋糕就有这么大。
“再说到国外,我们肯定要将国内的基建模式复制出去。与查曼、索伦合作的清江运河只是开胃菜而已,后面十几道菜都还没上来。
“对于从现在开始到未来的几十年里面,正确的思维是:现在饭菜管够,不用担心饿肚子,但是首先不要吃撑了肚子以免消化不了甚至生病,其次要未雨绸缪,当下一次饥荒来临的时候能让自己坚持更长时间。”
哈杨顿了顿继续道:“所以我一直告诫你们,不要把嘴张得太大,吃了这个又想吃那个,把肚子吃得圆滚滚的,看似是胖子其实不是。
“如果不考虑自身的消化能力,不提升自己的消化能力,第一很容易因消化不良而生病,但凡有个风吹草动资金链就紧张就可能会崩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