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天路迢迢 > 第21章 内忧外患

第21章 内忧外患(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末世,囤了一亿激光炮很合理吧?  都市:开局女神倒追我  全球冰封,末日签到系统  八零拒婚:被最强军官拽回家宠哭  穿成丫鬟后我小奶狗夫君造反啦  锦绣凤途:夫君,轻点爱  替身前妻,她恃宠而逃  震惊!地球什么时候开始无敌了  苟在仙界,人间显圣  轻风细雨 

“母后请讲!”

“有人把昭仪锁在了冷宫里,现在还没出来呢。”

“谁干的!”

如此想来太后召见李、杜就有迹可循了!先是国戚,再是后宫。这连环气谁受得了,召那两名女子来一准是准备好好撒气的,还好何驰举荐的两名女子都是干大事的气度自是不凡,太后的火算是被她们挡住了,否则这火气烧夷下去一准也要寻由头翻一翻何驰的成色。

太后的表情平复下来,那两名女子执拗的个性算是一道防火墙。既然气已经出了,再把事情闹大就不合适,前朝和后宫终究不能混为一谈,说起来终究是内外有别。

“皇上别问了。这后宫里都是自家的儿媳妇,手心手背都是肉,只要不弄出过分的事来,本宫还是护着她们的。也没关多久,昭仪上午去冷宫打扫,进去就被人锁了门。”

“太后……”

皇上真是低估了太后的能耐,今年正是多事的年头,太后也不得不出手处理一些事务。太子巡黄河是多大的事,其中阻力重重叠叠,给探路的先锋一个递话的通道,也好随时掌握前线消息,经过太后之手递到皇帝手中也能避开些眼线。

至于这后宫,皇后管一半,太后管另一半,毕竟都是自家儿媳妇,难免有个化不开的冲突,还要这当母亲的替她们遮掩。更不用说宫里还有那么多利益相关方,马上又要选秀,其中嫉妒、怨怒是家常便饭了,后宫之中勾心斗角太后自然是知道的,皇后挡在前面总揽大局,太后退居幕后看着反而比皇后看得更加透彻清晰。这一明一暗支撑着后宫,才能保证这压力不会压迫在皇帝身上。

“李福!”

李福在殿外听候,本来安安静静的突然天子传来一声呼喝把他吓得一颤,连忙开了殿门走进去跪道。

“万岁,奴才在。”

皇帝刚想开口,突然冷静下来,太后不说破,皇帝当然也不能说破,顿了顿说道。

“太后派人赐吃食没见到昭仪,你去冷宫寻她回来,告诉她在永安宫内等着,吃食稍后便到。”

“是!”

太后露出了不易察觉的微笑,看着儿子长进做母亲的怎么会不开心呢,刚才的气撒过了,现在心平气顺的开了口。

“团圆。”

李福出去,团圆进来,跪在太后面前听事。

“奴才在。”

“去吩咐御膳房开个小灶为本宫炖一碗燕窝,之后别往这里送,直接给昭仪送去。”

“是!”

好一套连招,母子二人的双簧配合的正正好好。看着殿内再次清净了,皇帝一拍额头突然想到了正事,一桩桩事情连着过去,差点把最重要的事忘了!

“母后,还有一事。”

“说来让本宫听听。”

“朕正在为礼部尚书一职发愁。”

“那不是为了钓大鱼准备的位置吗?”

“可是水深不见鱼,许伯温和田有为能力有欠,朕实在不想点他们作为礼部尚书。”

的确是为钓鱼留的窝,可是那窝里都塞满了鱼料,就是不见鱼的影子。这藏在暗中的势力根本不屑于争这一官半职,该隐藏就隐藏真不带一星半点的拖沓。

“鸿儒寺卿魏炅也是老臣了。”

太后给出意见,皇帝摇头否决道。

“资历是够了。却欠稳重,好权无谋,心胸狭隘,难以胜任。”

“其他人本宫就不认识了。”

“曹纤。”

太后先沉思片刻,后沉沉一叹,说道。

“礼部尚书是花钱的人,弄个会算账的坐着凑合够用就行了,最多算个小寨小城。曹庄镇的那是长江商路,这个乡君一走,前线干草又要一贯钱一车喽。”

太后是不气了,但是皇上一提到这茬就忍不住了,心火蹭蹭往外冒。

“朕有满朝文武在列,却总在为人才发愁,这何驰家中随便一个娇妻都比得上五品官!就是那个不识字的媚娘都能调动民壮,南郡这两年的徭役都是她一个女子带队去工地督工,修路架桥干的是又快又好!反观青州、徐州、豫州、兖州年年盯着户部要钱,却是徭役征不齐、赋税收不齐,今年修桥明年就被冲毁了!”

太后见皇帝动了真怒也不好深劝,只说。

“朝中人才长久以来被少、尤、鲁三派打压,有不少官员躺在官位上,想上的上不来,该下的下不去。如今陈年顽疾已去正是伤愈结痂的时候,疼只是暂时,青黄不接总会过去的。上次会考不就出了一批可用之才吗,皇上要学会沉住气。”

青黄不接真是应景啊,这春雨一下不就是青黄不接嘛。

太后倒是认可曹纤的能力,只是她没有功名是第一道坎,本朝没有女子担任文臣的先例是第二道坎。兴武帝时因为男丁匮乏,已经开了女子为将的先河,所以何驰在扬州点女将不算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如今要把曹纤提拔到礼部尚书的位置上,犹如火箭窜天一般,其中阻力可想而知。礼部尚书又是一个敏感的位置,直接掌控着科举选拔的事宜,送一个没有科举资历的人上位难以服众啊。

“皇上莫急,先让曹纤去应试吧。今年恩科开试,她若能挥笔泼墨写就好文章,哪怕只是得个童生也是一桩美谈啊。”

“朕也是这么想的,先让柳成遣人去试探曹纤,若有心入仕途上进,朕就给她一个科举名额。哪怕曹纤今后无法上朝为官,在当地有官有爵处理起一些事来更加便利。”

太后也点头赞同,曹纤已经有爵位却无官职,萧彻是个招牌在中间隔着,等于皇帝和曹庄之间就有了一个中间商,要是这中间商能起到作用还则罢了,可他却是最大的一条咸鱼,襄阳除了兵权和审案,其他一切基层政务几乎都是曹纤派人处理。

如今还有一个称呼在长江两岸流传开来,外头都称呼曹庄出来的女子为“荆襄女”。首先不管那女子长得如何只要娶回家,家里就多了一个识字量比秀才只多不少的人,而且识数目会算账。礼仪都是太监、宫女教的,自然也差不到哪里去,大多都会一两个拿得出手的技能,刺绣、织布、做豆腐三种技能算是标配,要有富贵人家请到了曹纤庄上的厨娘做老婆,那就有口福了!

张云讨了一个名叫多莉的胡姬当老婆,桌上烤羊肉、红烧肉、臭豆腐天天不重样,馋都把隔壁邻居馋哭了!那胡姬在江夏踏田时进的张家门,现在大着肚子下厨房的次数少了,只等七月张家就要添个子嗣。张云讨到这个老婆像一件宝贝一样捧在手里逢人便夸,到处招惹仇恨。项田带去随军的丁青直接在邯郸开起了豆腐店,聚集了三十多个军属分了城南城北两间豆腐坊,豆腐脑、老豆腐和百叶是她们的招牌产品。

有了这两个前车之鉴,去曹纤庄上求人牵线搭桥的人逐渐增多,甚至多到可以就地开一间婚介所的程度。何驰带去江夏教人写字的那些丫鬟,当时真就有不少儒生看上眼的,等那些儒生返回河南、河北之后就有人跑来提亲。几个略大的丫头曹纤做主牵线嫁娶,但是这终究是远嫁,就算曹纤答应也要女儿家的父母点头才行。但听说最后毫无阻力,襄阳北上都是十里红妆送的嫁,好多人的陪嫁还都是曹纤出的。

之前是扬州女子抢手,毕竟吴侬软语惹人怜爱,如今风向变了都要寻自带技能的丫头回去当正室,毕竟她们肚子里装着书呢。相夫教子不就正好用得到?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单推荐: 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 封建王朝直播:从秦朝开始 穿越印刷工,觉醒悟性增幅系统 抗战,从亮剑开始单挑全世界! 我在大唐一步登天 逍遥初唐 三国:曹家暴君,开局诛杀司马懿 雇佣兵系统,开局卖掉倭奴所有人 大唐之九子夺嫡 一个人的战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