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桐花(2 / 2)
他突然变了脸露出蔑视的表情说:“惜桐花的调子是悲哀的,诗人见三四月桐花委地,天寒冻死了许多孱弱老人,如此便写了一篇惜桐花借花喻人,写天灾害人、百姓之苦。”
他说:“清明暮春,乍暖还寒,冻死贫苦百姓。”
我惊讶,这是真的吗?我原以为这是诗人夸张的写法。我看着他愤怒的样子说:“当真会冻死许多人?”
他看着我我点头。
我开口道:“山桐白,肴水碧,每逢花驻乐,随处欢席。别时携手登远望,田畴四野,杜鹃催归。垂粉泪,道凄凉,远山轻似梦,忧愁难抑。桐花细雨何时住?冷寒难阻,人影无矣。”
我原以为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去赏桐花,玩得开心,可是半路下雨了,朋友都走了,他难过,怜惜桐花,盼着雨停。
我抬头看他说:“第一个写出惜桐花的人,原先都不知桐花时节能冻死人,我又怎么能知道?”
“你是公主,不愁吃穿,还能变着花样要求下人,怎么会知道。”
“既然如此,不知者无罪,那你怎能怪我,怎能指责我。”
“公主,小道冒犯了。”他跪地说。
“起来吧。”我说,“你心好,可是这样无端指责别人真是让人寒心。”
“请公主降罪。”
我想了想,说:“罚你给我读《南华真经》。”
“是。”他应。
“南郭子綦隐几而坐,仰天而嘘,盈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
我粗了嗓子,装作男人念道:“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
他明白了我的意思,继续读道:“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
我们一人扮一角后又一人读几句,花了近一个时辰才读完了这齐物篇。
我大有所获,是非、正误是从不同人的角度看的,而从事物本于一体的观点看却是不存在的。我想到父皇崴了脚那次,似乎就是这样的,不对,又好像不是。
我喝了口茶,起身走了。今日我想去看看萧莺,我让巧影装了一些糕点带过去。
萧莺见了我问了几句我的近况,便开始说萧含璧的事,她说:“她真惨,嫁过去三个月就和离了。”
“兰若姑姑说她病了,整日阴郁以泪洗面。”她叹气道,“她为何要想不开呢?虽然丈夫死了,可是自己又没死,还是公主,还可以嫁人。 ”
“姐姐说得对。”我赞同。
“希望我以后能够嫁个好一点的人。”她笑道,“我不要他爱我,我以公主之尊光耀他家门楣,他只要不故意刁难我就好了。”
话是这样说的,可事到那时,又怎能置身事外独善其身呢?我说:“姐姐,一辈子不嫁留在宫中作公主也挺好的。”
她看向我说:“不好,我又不受宠,宫中规矩又多,至少嫁了人我就能离开这儿,外面天地广阔。”
“皇上他对你好,说不定你可以不用嫁人就能在京中开府呢。”
她说得对,如果萧昰能赐我一座公主府,那我就能出宫了。我很高兴,当即便在心中想如何更好第讨好他。
出了长乐宫,我去了御花园逍遥池看鱼。御花园是嫔妃常来的地方,这次我碰见了德妃几人。
“德妃娘娘好。”我看向她身边的女人,“姐姐好。”
德妃笑着看我,样子和蔼,说:“这是本宫的女儿静纯,月儿想必没见过。”
“静纯姐姐好。”原来她就是那位先于萧含璧嫁入赵家的永庆公主,她也是夫家被诛所以入宫了吗?
我和德妃不熟,互相问候两句便走了。她们都说德妃是个温吞忍让的性子,是不是她女儿也这般,所以才忍得下赵家人。
我回了小白云观,让巧影她们打听打听永庆公主的消息。
“公主,永庆公主为赵家生下的一子一女也未能幸免。”巧影说。
我当即打翻了烛台,巧影立马去捡。难怪我今日唤她两次她都未理会我,原来是正伤心。
那是他的亲外孙,父皇怎会如此绝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