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治国(2 / 2)
我开心了,问:“莺儿姐姐,我们下次改一下,儿媳妇洗衣服的时候婆婆可以做饭。”
她说:“不行,兰若姑姑说婆婆都是会欺负儿媳妇的,她娘亲就是被祖母这样对待的。”
秋瑞笑了说:“公主,也不是所有婆婆都是这样的。”
“莺儿姐姐,这种一点儿都不好玩,我以后不想玩儿。”我说。
“好。”她说,“我也玩腻了。 ”
腊月二十,我五岁了,按惯例我又得了两件新衣。
兰若姑姑她们准备了长寿面,我想到张娘娘,味同嚼蜡。
萧莺吃完了面,取了一个东西过来递给我,“月儿,这是给你的礼物。”
“谢谢。”我拿开盖着的布,看见一个陶瓷女娃娃,我很高兴。
晚上,倩容说她也给我准备了礼物。
我看了看却没见她手里有东西,我问:“是什么呢?”
倩容笑了说:“奴婢给公主按摩。”
她的手扶上我的肩慢慢揉了起来,我颤抖着肩膀哈哈笑着。
“公主,怎么样?舒服吗?”她问。
我哈哈地点头。
我开心,这样的日子就是幸福吧,要是每天都是生辰就好了。
除夕到正月上旬,长乐宫都一派祥和温馨。
我们吃了鸡肉、猪肉、鱼肉,鸭肉,山药圆子,点心。
正月十六,地上还有厚厚的积雪。
我拿着手炉,站在屋檐下看萧莺堆雪人,秋瑞在她身边帮忙。
“月儿,看。”萧莺叫我,“这个高的是我,矮的是你。”
我高兴地说:“莺儿姐姐快过来,冷。”
她过来,刮了刮鞋上的雪,接过我递给她的手炉。
“唉,过不了多久就会融化了。”她说,“我们长大了就要分开了。”
“莺儿姐姐,我们现在在一起就好了。”我说。
她点头。
到了二月,董芳的授课又重新开始了,每日一到两个时辰。
我想学好这些父皇就会喜欢我吧,他会夸我聪明,会对我另眼相待。
“请公主认真学。”董芳对我说。
我点头,突然想到了皇子,我问:“董尚仪,有你教我们,那皇子们呢?”
她答:“公主,皇子们都在景阳殿读书,由大儒、文人和宰辅大臣教授为人处世、治国理政的学识、道理、方法。”
她仿佛知道我要问什么。
“那他们不学四艺吗?”萧莺问。
“学,要学的更多。”董芳说,“只不过景阳殿不负责教那些,因此也得要臣这样的人教导。”
我和萧莺点头。
用了晚膳,我回到屋里,拿出看了好久的诗集《玉台咏》。
治国理政要读什么书呢?如果我也能学那些父皇会对我另眼相待吗?
“公主。”倩容小心翼翼地说,“能给奴婢看看吗?”
她连忙又说:“奴婢僭越了。”
她生于官宦人家又比我年长,可能读得比我更懂,我说:“给你看。”
她跪下说:“谢公主。”
我问:“倩容,你是因为什么罪入宫的呢?”
“回公主,奴婢是因祖父结党营私获罪入宫的。”
“你是无罪的。”我说,“你不该被牵连。”
她擦了擦眼泪,看着我说:“一切都是命,奴婢无怨无悔。”
我点头,换了个话问:“治国理政要看什么书呢?”
倩容明显愣了愣,说:“可读《管子》《淮南子》等书,也可读各朝各代的政要。”
我点头,想着让兰若取本《管子》,可是我大概会看不懂,要是能和那些皇子哥哥一起去景阳殿读书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