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名门风范(1 / 2)
“……她是我明媒正娶的妻……”顾长堪没有底气支撑他说完这话。
杨太后看了眼顾明朝,忍着怒火道:“明朝,你去陪会儿陛下吧。”
顾明朝看着两人,暂时压下心里的想法,拱拱手退下去。
杨太后被气得头疼,像是蚊蝇在脑袋里尖叫,“顾长堪,你是陈国的摄政王,你总领我国的军方大权,岂能耽于儿女情长?!”
顾长堪说到这个就硬气了,“我这些年带兵可出过什么大问题?那一次不是威震天下?我何时耽于儿女情爱了?”
杨太后嗓音陡然拔高,差像是有一个口子撕开了般刺耳,“你现在不就是鬼迷了心窍?!”
顾长堪不屑道:“杨云阔,你少以己度人,我就算承认了她是我的妻,我也不会让她抓住我的软肋,让她威胁到陈国!”
杨太后捂着额角,叹气道:“不会让她抓住你的软肋……她就是你的软肋!”
顾长堪哂笑,“我只是有点在意她而已,说不定过段时间就有人能代替她了,她凭什么能成为我的软肋。”
杨太后气极反笑,指着顾长堪痛骂道:“你……你是把我看太低了,还是把她自己看太高了?!我看人准的很!”
顾长堪不想跟她说这个,“杨云阔,我们说过互不相犯的,我还没追究你管理后宫不力这事,你却开始管我的家事了!”
杨太后恨恨的一拍案几,“顾长堪!永祚帝的事本就是一团迷雾,当年谁把持朝政你不知道?若非我于中起事,你早就饿死在了代北!”
有了裂痕的两个人,什么利益都不能再把他们聚合如初,猜忌无可避免。
顾长堪和她对峙着,不肯退后半步,“你以后,不要再派人来我府上刺探情况,我不会让她拿住我的。”
杨太后看着他们之间的天堑,轻轻叹气,“顾长堪,人非圣贤,俗世红尘自会沾身,但你这情况,你自己要掂量好。”
顾长堪与她认识了数年,对她的谨慎一向嗤之以鼻,这回也不例外,哼了哼,“知道了,顾明朝,你要用,自己也多掂量,别热血沸腾就直接颠覆了这勉强尚可的局势。”
杨太后一向也看不上顾长堪的意见,总觉得他偏执,不可理喻,微微颔首道:“我心里有数。”
念一跪在一旁,捧起茶盏给杨太后,轻声道:“娘娘,婢子查清楚了钟筠的来历。”
杨太后头疼,勉强提起精神道:“有什么问题吗?”
念一委婉道:“罪臣之后,只此一条。”
杨太后摆摆手,“钟家都多少年了,先帝……当年永祚皇帝在前朝的事哀家知之甚少,你且说说。”
念一起身给她揉着额角,“娘娘,钟家一门十八口都在濮阳一战里战死疆场了。永祚皇帝盛怒之下将钟家男丁全部流放,女眷没为宫奴。”
杨太后更头疼了,“钟家一门,哀家父亲当年说的是,后起之秀。永祚皇帝只留给了哀家一个烂摊子……”想了想,敲了敲额角道,“你,你把她派到永祚皇帝身边去,该说什么你自己琢磨,哀家要歇息了。”
陈留边界。
西风裹挟着夕阳往东吹,灌了谢松照满袍袖的沙,林浥尘马鞭敲着车辕道:“你想给杨云阔添一把火,想让她知道,顾明朝有多么可遇不可求,但你有没有想过,她根本不需要?”
谢松照眯眼看着浑圆的落日,“她没得选。我苦心孤诣做的局,这样的情况下,若还不能圆了他的心愿,我这个师父也就太没用了。”
林浥尘冷笑,“我就知道,只有到了这种时候,你才肯说句真话。明明是你做的局,你却害怕,所以你说什么都要去看,生怕你那宝贝徒弟被人算计了。”
谢松照偏头闷声咳了咳,“没……没有,我去看看他学得如何了。”
林浥尘往马车上甩马鞭,破空的“刺啦”声落在人的耳中恍如惊雷,“建文帝不堪大用,杨云阔这些年无论怎么教他,他都像个榆木脑袋似的不开窍。顾长堪又一向看不上他。”
谢松照死命忍着喉咙上慢慢爬上来的痒,“顾长堪自视甚高,杨太后清高,又是奔着青史留名去的,想要陈国中兴,和顾长堪只在乎自己的人能得几时好?他们两这样,迟早要分裂……”
林浥尘摸着鞭子上的倒刺,看着马车顶上的痕迹道:“我就屯兵在陈留全线,北起濮阳,南到桂阳,有事随时对暗号,我肯定踏平陈国。”
谢松照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我还给江宁去了书信,让他也随时准备着提兵相助。”
林浥尘叹气,“真巧,我也给他去了书信,而去云访还给流景去了书信。江宁看信可能都像给咱们一顿揍,就不能一起说。”
谢松照微微笑起来,眼睛弯成了月牙,瞧着倒和这落日有异曲同工之妙,揶揄道:“江宁一向脾气好,怎么可能这边粗鲁。定是你这般想的。”
林浥尘唏笑,拎着马鞭指了指后面道:“这是我给你两百军士,这都是我亲自带出来的兵,遇到事,他们拼死都会护住你。”
谢松照抿着嘴,使劲儿把要涌出来的咳嗽吞下去,“行,有心了。放心,我会带他们回家的。”
林浥尘看着他脸上已经晕了红,微微皱眉转身,“你们都听谢侯爷的指派,明白了?一定要给我完完整整的把人带回来。”
“是!”整齐划一的甲胄相撞的声音听得人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