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老师,不容易啊......(1 / 2)
PS:求好评、求催更,在此拜谢!
御书房,太康帝揉了揉眉心,语气深沉,问道:
“大势至入京了?”
大太监闻言,柔声道:
“大势至菩萨在帝京外展露神通,礼部尚书大怒,以浩然正气演化《礼》,逼的大势至寸进不得,此刻还在僵持。”
太康帝终于露出一丝笑容,夸赞道:
“我大夏乃是尊奉儒家,佛门来到大夏帝京,明目张胆挑衅,他身为礼部尚书,若是无动于衷,朕回头就敢斩了他。
此事他做的不错,传旨,赏千金,玉带一条。”
大太监见太康帝心情不错,连忙道:
“遵旨。”
说罢,就要下去安排,此时一个小太监急匆匆走了进来,对大太监耳语几句,大太监眉头微蹙,又折返回来。
“陛下,长公主求见。”
“豫章,她来做甚?”
太康帝不由有些头疼,他有六个儿子,三个女儿,这个大女儿在诸皇子、皇女中,才华最高,心思最重,也是最像他的一个。
野心勃勃,才华横溢!
人都不太喜欢跟自己相似的人,皇帝也是如此。
天家无亲情,并非一句空话。
“老奴不知。”
就算是知道,大太监也不会说。
皇家的事情,有些可以知道,有些知道也必须装作不知道。
知道的事情越多,死的越快。
大太监作为后宫太监之首,统领太监、宫女,自然深谙这个道理,否则也活不到现在,做不到这个位置。
那些一朝得宠,飞扬跋扈之辈,就如同荒野杂草,割了一茬又一茬,又有几个能像他一般,稳坐钓鱼台呢?
“不见。”太康帝抽了一张奏表,面无表情的开始处理政务。
老太监缓缓退出御书房,来到外面。
犹如雪莲花一般的豫章长公主迎了上来,面色清冷,问道:
“父皇可召见本宫?”
大太监咧嘴一笑,低眉顺眼道:
“长公主恕罪,陛下忙于政务,午后又要接见佛门使者,实在是无暇召见公主。”
豫章好看的眉头一竖,沉默片刻,才开口道:
“多谢。”
说罢,豫章转头就走,毫不犹豫。
大太监叹了口气,心说何必呢,毕竟是父女,关系搞得这么僵,让皇后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想到皇后,大太监又叹了一口气。
后宫佳丽三千,整日里勾心斗角,偏偏皇后性子清冷,对谁都爱搭不理,就算是陛下,皇后也只是例行公事般的对待,那些嫔妃想要争宠都没有机会,毕竟一个佛系皇后,根本不在乎谁觊觎自己的位置,你还怎么争呢?
而诡异的是,纵然皇后对皇帝没啥感情,皇帝却从来没有废后的想法。
豫章直接乘坐马车,出了皇宫,来到了浩气楼。
作为长公主,自幼跟随帝师读书,她是有资格上楼顶的。
“豫章,你来看我啦。”素衣正双手托腮案几托奶,见豫章来了,顿时兴奋的搓着小手。
豫章不像柳白,她手里拎着一个食盒,很明显是有备而来。
“我来看看老师。”豫章随手把食盒放在案几上,素衣眼疾手快的打开,心满意足的看着食盒里的点心,都是她爱吃的。
帝师瞥了一眼小徒弟,一种无力感从心底升起。
豫章公主很自然的坐在了案几旁,拿起酒壶,给帝师倒了一杯酒。
“老师,大势至今日进京了。”
“老夫知道。”
豫章眉头微蹙,说道:
“大势至进京,势必与儒家辩法,如今八位师兄皆不在帝京,素衣......”
长公主看了一眼闺蜜,随即摇头道:
“浩气楼上,只怕没有可与大势至势均力敌的弟子。”
帝师呵呵一笑,看向西方,那里佛光与浩然气对峙,依旧不分伯仲。
“无碍,一时胜负,又说明不了什么。”
豫章一时语塞,道统之争有多残酷,她是知道的。
三教弟子,每年都有许多死在了这上面。
帝师九位真传弟子,除了素衣,其余八位都云游在外,神龙见首不见尾。
如今佛门入帝京,打着迎回佛子的旗号,但是大家都知道,佛门也存着与儒家一较长短的意思。
“老师,学生倒是有个人选。”
帝师瞥了她一眼,没说话。
豫章鼓足了勇气,说道:
“学生有一好友,颇具才干,若只是辩法,学生认为他倒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正埋头干饭的素衣抬起头,疑惑的道:
“你说的不是柳白吧?”
豫章微微一笑,点头道:
“正是柳白。”
素衣撇了撇嘴,没好气的道:
“他什么时候成你好友了?你们就见过一次而已。”
老师,不容易啊......豫章在心里同情了一把帝师,嘴里说道:
“神交已久。”
素衣转头对帝师道:
“老师,柳白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