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意料之外的再相遇(2 / 2)
至于徐庶后来为何要改名换姓离开颍川,这其中的经过荀彧不敢说知之甚详,但也确实曾经参与其中。
那时候……
一个曾经与他们一起玩闹的小伙伴被乡里土豪害的家破人亡,事后知道这个消息的一干少年气愤不已的,几人一番合计,最后求到荀彧这里,奈何荀氏家法甚严,那会儿的荀彧也不过是年轻一代中一块可供雕琢的璞玉,自然不敢冒着天大干系出手,结果一番商量之后,最终这件事就落在徐庶头上。
当然,那个时候还不算成熟的几人固然抓住机会成功将那个恶霸干掉,但在扫尾时徐庶没能将痕迹清理干净,以至于最终还是被官府循着蛛丝马迹找上门去。
那时候的官吏虽然能力谈不上出类拔萃,但也是个明理的,一眼就看破此事不太可能是徐庶一人所为,当下就要拷问同党。
这件事当时在本地也算是引起了相当的轰动,公审时混在人群里观望的荀彧叔侄也是提心吊胆了好一阵,但徐庶口风颇严,却是出乎意料的顶住了压力,任堂上一干主审怎样诱导劝告,他都咬死了事情乃是自己一人所为。哪怕后来怒气上头的主审将他绑在柱子上,作势要将他五马分尸,可徐庶依然保持沉默,偶有开口,也依然坚持说所有事情皆是他一人做下。
后来,还是荀氏长辈从自家两个小辈的状态中发现不对劲,仔细探出口风之后果断出手将徐庶捞走,尔后又是荀彧叔侄出面求情,才以徐庶保密加上改头换面为条件换得他远走高飞。
当然,荀氏暗中捞人的事情不能暴露,于是乎颍川当地依旧开出了徐福的海捕文书满天下通缉。也是自那以后,徐福才正式改名徐庶,那位沉默的贤者初始版本开始加载上线。
除了徐庶被迫改名换姓背井离乡之外,那一次事件也在几个年轻人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抛开奋发向上的荀氏叔侄,另一边的徐庶也终于开始认识到,很多时候,只靠舞枪弄棒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读圣贤书,也不仅仅只是为了识字,尔后他便一改往日剑侠习气,正儿八经的开始去求学、读书,当然,这并不代表他就放弃了昔日练就的一身武艺,毕竟,当荀氏叔侄面对重重束缚无能为力时,有一身不错的个人武艺帮助破局的依然还是他徐庶。
等到他又一次游历大江南北之后最终因为机缘巧合拜入水镜先生门下,在名师指点下、在与一众同样天资不凡的同门的思想碰撞中,徐庶的学霸天赋也终于被彻底点燃。
等到后来徐庶返回颍川的时候,再度与他会面的荀彧都有些感慨…想不到半路出家的徐庶,竟然能有如斯天赋,其才学甚至不输在家闭门苦读多年的自己。
“元直可真是稀客!亏我先前还在想是哪位同乡到此。”荀彧甚至都顾不上刚刚一时失神掉落在地的书简,三步并作两步就来到徐庶身前,一把拉住了他的双手,“元直是什么时候来的许都?怎的也不与我和公达说一声?”
“这就说来话长了…”边上引路的小吏还不曾退下,徐庶一时有些尴尬,好在他反应也是极快,当下便做出了解释,“其实原本此行只是为了探视家母,后来听说曹司空将许多民众迁到了许都,这才赶到这儿来。倒没有叨扰文若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