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2 / 2)
别说这种各有统属的五路人马共同进军打不出什么效果,就算五方势力能统一指挥,分进合击、直捣黄龙这个策略也是属于看起来很美好实际上没有多少效果的策略。
如若不是这个时空还没有发生,袁数觉得最适合拿出来的例子其实应当是后来的萨尔浒之战。
杨镐的想法有问题吗?
其实没有问题。
那个时候的明朝,已经找不出可以统合指挥十多万大军各尽其能的大军团统帅了。
与其将这些来自天南海北的将士乱哄哄的捏合在一起,还不如让他们跟着各自熟悉的将领按照熟悉的方式作战,反正只要实现犁庭扫穴的最终目标,别人只会夸他们指挥有方。
本着这一战略指导思想,再加上对女真部落的轻视,杨镐最终制定出了四路大军合围萨尔浒,歼灭努尔哈赤主力之后再顺势进逼赫图阿拉的计划。
接下来的发展基本上就是人所共知了。
努尔哈赤在接到消息之后,提出“任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作战方针,集中精锐主力,先破西路杜松军,随即移师击溃北路马林,最后迎战东路刘綎并大获全胜。
在五天之内击破分路进击的三部明军之后,努尔哈赤再度回师威吓,将南路迟滞不前的李如柏所部吓走。
杨镐分进合击一举荡平的计划至此宣告失败,本人也最终被坐罪下狱处死。
上千年之后的明军玩这一套分进合击尚且在过程中顾此失彼最终被努尔哈赤玩死,如今袁绍麾下和曹操阵营的实力对比,难道还能比那个时候的明廷和努尔哈赤悬殊?
不过很可惜,这个例子用不了。
于是乎,为了郭嘉能理解他的意思,袁数只好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六国伐秦的例子。
“昔年楚怀王为从约长,合五国之力伐秦,却因为秦军恐吓与齐国在背后的威胁,以至于春申君亲自指挥的五国大军甚至都不曾与秦军交手一次便各自散归国内。如今这五路伐曹,看上去声势浩大,其本质尚且不如昔日合纵五国,奉孝又何必如此忧心忡忡?别忘了,这五路诸侯,可没有哪一个像曹司空一样有着安稳的腹地可供周旋。”
“此言何解?”郭嘉眨了眨眼,有些意外。
是,昔日五国伐秦最终也不过是无功而返,今日五路伐曹,曹操或许不能顺利击退来犯之敌,但听袁数这么一分析,如今已经日渐壮大的曹操势力显然也不可能被这一仗就彻底打垮一蹶不振。
但……
这五路诸侯的后患,又是从何说起呢?
如果说刘备刘表这二位名义上的汉室宗亲需要担心后院起火,郭嘉并不意外的话,其他几方势力,其后患又从何说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