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将对将,鹿死谁手(2 / 2)
两支骑兵虽然人数都不多,但马蹄声却响成一片,愣是踏出了千军万马冲锋的气势。
但只是一眨眼的功夫,顿时就让在场的为数不多的几名识货的将领倒抽一口凉气。
尤其是刚刚还自信满满,打算学着侄子喊一声“谁敢挡我”的孙静,这会儿脸上那三分嘲讽三分讥笑四分漫不经心的笑容已经变得极为僵硬。
“开……开什么玩笑?就凭刘勋那个草包,能训练出这样的骑兵?”
后方的孙策这会儿也有些愕然,早知如此,他才不会放任自家叔父这么大大咧咧的连阵都不摆就这么散乱着冲过去。
作为江东当中算得上对骑兵颇有研究的将领,叔侄二人都很清楚骑兵冲锋最重要的是什么。
无论是骑兵单独冲击敌阵,还是两支骑兵对冲,想要发挥出骑兵冲锋的作用,最重要的是什么?
真要论起来,装备这些甚至都是其次,最重要的还得是那股一往无前、挡者披靡的气势以及冲锋时给对手带去的那种排山倒海一般的恐怖压迫,如此,便能将对方的战意瓦解冰消,从而让骑兵发挥出他们人马结合的优势。
当然,硬要用科学来解释,倒也不是不行,只不过对于这会儿的将领来说,他们还是依靠着经验和兵书来做出判断。
想要将这两点发挥到极致,最为考验的便是骑士之间的默契。
这也是为什么在讨董前后,论起骑兵,天下公推西凉与幽燕。因为这两个地方产马,有骑兵的基础。而要论起骑兵当中的王牌,公认的便属董卓麾下的飞熊军以及公孙瓒麾下的白马义从。就连吕布所谓的并州狼骑,论起来都要弱这两支部队一头。
因为在大家眼里,并州狼骑之所以能打出摧枯拉朽的辉煌战绩,与他们的主将密不可分。而那两支骑兵之所以能成为王牌,主将固然重要,却没有到不可或缺的程度。
这两支骑兵之所以能驰名当世,除了优秀的坐骑、精良的装备,更重要的便是两支骑兵征战多年所培养出的默契。
而对于江东的骑兵来说,由于这几年孙策主要精力集中在平定长江以南,很多时候根本就没有骑兵发挥的空间,自然也谈不上培养出多少默契。
这会儿对上对面的曹营骑兵,顿时高下立判。
“这么恐怖的默契,难不成……来的是曹操手下的嫡系精锐?”孙策这时候也没办法装淡定了,一双眸子里写满了思索。
当年他也是跟老爹见识过天下英杰的,可能有这等素养的骑兵的,那可都不是一般人。
别的不说,就单单眼前这支骑兵展现出来的默契,孙策可不相信他们是刘勋的部属。别说刘勋了,当年袁术全盛时期,麾下也难找出一支如此犀利的骑兵。这般默契,就连自诩调教骑兵也还颇有一手的孙策都不得不承认,哪怕再给江东十年时间,也未必能将骑兵调教到这个程度。
只是如今这个时候,已经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了。
第一波冲锋,只能看孙静自己的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