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一动天下惊(2 / 2)
而提及这位“经神”,让阎象也是感慨万千。
众所周知,如今天下最顶级的士族,无过于汝南袁氏和弘农杨氏,而郑玄,就是罕见的可以以一己之力在士林当中媲美两大世家的存在。
哪怕是同样闻名于世、即便到了皇室或者袁杨两家中也会被奉为上宾的卢植、蔡邕等大儒,在这位经神面前也要俯首低眉。
而随着阎象的娓娓道来,郑玄的生平也如同一卷画卷一般在袁数面前徐徐展开。
“郑玄,表字康成,北海人。少年时即有神童之名,长成后屡遭地方长官举荐,二十多岁便在太学任职授课。”
“嘶……”听到这里,袁数已经下意识的倒抽一口凉气。
要知道,哪怕是袁绍、袁术这等顶级权贵的子弟,二十多岁也得老老实实在太学听讲,可这位郑康成二十多岁却已经是太学讲师,放到后世,大概就相当于一般人十八岁正在考大学,天才十八岁读博士,而妖孽十八岁已经是博导差不多。
对比之强烈,让袁数也不禁有些目眩。
“后从太学离职,他选择游学天下,先后历经幽、并、兖、豫等各州,遍访名儒,先后与多位当世大儒交游,虚心求教,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辞辛劳,算得上是孜孜求道。”
“其后,又与卢子干先生一同拜入大儒马融门下,在其门下求学多年,在不惑之年就已被马融推崇备至,成为扬名天下的经学大师,不但精研今文,对古文经学也有着透彻详实的研究。”
“后因缘际会,正逢党锢之祸,为了避免卷入世俗风波,索性避祸于东莱,专心教授门徒,竟吸引了周边上千士子不离不弃追随左右,愿以师礼从之。尔后他与门下注解转译的‘十三经’一经问世,其他各种流派的注解便被大儒们全部废弃,使得传统经学进入了小一统的时代。如果说卢子干和蔡伯喈当时算是北方士人的精神领袖的话,那郑康成就当得起天下士人的精神领袖。”
说完,阎象下意识的咽了口唾沫:“如果公子要谋划的事情会影响到他,我劝公子还是不要在这方面打主意。”
听到这位对自己不离不弃的主簿如此郑重的告诫,袁数心中对郑玄的影响力再度高看了一分。
但……
就算我不搞事情,这样一个机会,曹操、汉庭,现在甚至可能会引来袁绍,他们会坐视这一切就这样发展下去吗?
……
“通知下去,郑康成绝对不能出事!否则就全完了!”无论是天子刘协还是正在往许都赶的曹操,此时此刻下达的命令却是完全一致的。
当然,与此同时,袁绍阵营也吵翻了天。
“主公,绝对不能让郑康成参与到月旦评当中啊。”沮授的脸色很是凝重,他必须要让自家主公明白事情的严重性,“一旦郑康成愿意为曹孟德站台,恐怕陈主簿那篇檄文意义就不大了,甚至可能会影响到世家们对我们南下的支持力度。”
“你这话说的就不对了。”和往常一样,沮授提出了方案,郭图逢纪自然要跳出来大唱反调。
“你……”沮授正要发作,却被袁绍挥挥手拦住:“公与不要心急,汝等都是贤能之士,多听听彼此的意见总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