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阿嗜尼卷:捉野马(2 / 2)
十九,大元帅致信阎朝,强调如下必须执行的内容:其一,在敦煌城正门外铸造盟台,二月初二盟誓,之后,举行入城式,接管沙州。其二,所有参盟人员须着官服,戴官帽。其三,会盟日除参加入城式的吐蕃军队,其他任何人如私自携带武器,即便寸铁,也要处死。正月二十九之前,将所有武器、铁农具及凿子、剪刀、锥子、簪子之类物品上缴尚律悉。
二十,王锡率领的“沙州战地刀笔社”已经完成田地、官府、职位、士兵、人口、军械、税收、寺院财产等登记造册。诸舍人因劳累过度,鼻梁皆染暗红色大痣——唐神奴企图割去,未果,撞墙自杀。杨舍人、翟讳信、陈梵赞、索云擎、张禄子、邓智度、吴声闻要求剃度出家。其他舍人继续从事文案工作。即日,大元帅将原戍守敦煌之士兵全部整编为“西州部落”。
二十一,从化乡粟特首领安景暠携匹帛、衣物、麦粟、瓦瓮等物及草驴一头,拜见大元帅,请求于“燎疳节”举行赛袄活动,并诚邀大元帅参加。大元帅问清人数、规模、放火堆数、持续时间等情况,准许。
二十二,尚律悉派八十驾大车将首批武器、铁具、绳索、刑具等送往蕃营。
二十三,大元帅轻装简从,不带寸铁,由摩诃衍法师、王锡及安景暠等粟特贵族陪同,在敦煌城外参加赛袄活动。他与阎朝遥遥相见,互相施礼。是夜,葛逻禄、白服突厥、沙陀三部落首领亲自率领贵族代表携带白毛绿玉鬃雄狮、美酒、黑铁与珍宝再次来访,他们既反对回鹘大相以共同防御吐蕃军为名征收“刀马税”,也反对唐朝将咸安公主嫁给回鹘可汗。大元帅未置可否,邀请他们参加入城式。
二十四,原“突击队”成员集体拜见大元帅,请求到各大寺院,充当守仓、看园、除草、放羊、放驼、泥匠、木匠、纸匠、皮匠、修佛、打钟、扫洒、公差、收囚等项劳动之奴仆。大元帅挑选精壮若干,赐号“北庭部落”,编入“桂”部,其余人员准允所求。
二十五,被邀请参加入城式的尚息东赞、论悉诺等嘉宾各率精锐骑兵抵达鸣沙山下。是夜,大元帅召集各部首领举行小协商会议,将“桂”部分为金、木、水、火、土五部,从敦煌城五座门同时进入。之后,诸将商定防范应变措施,无论何时,各部须保持“蛇形”运动状态。
二十六,天暖加剧,蛇、青蛙、蝎子、蜈蚣等动物惊蛰,到地面活动。大元帅命入城部队在敦煌城郊举行第一次演练。
二十七,整编后的“西州部落”士兵撤离敦煌城,安置到玉门关外。
二十八,尚律悉率通事班全体成员与运送铁器、枷索、铜香炉等器物的二十驾大车返回蕃营。
二十九,大元帅命达尼桑将原吐蕃大相尚结息从野马泉接回,恭请其主持会盟仪式及入城式。尚结息建议将自己更名为“亚历山大”、将沙州更名为“南诏”、将敦煌城更名为“塔克西拉”、将阎朝更名为“牟寻异”、王锡更名为“郑蛮利”、月牙泉更名为“洱海”,又发表重要讲话,号召众将士紧密团结在尚修罗周围,要求敦煌盟会后,以此为基地,一举攻取西域、回鹘和中亚。尚律悉、乞里悉、达尼桑等大将纷纷发誓表示永远效忠大元帅。
三十,大元帅派快驿自当金口入藏,向赞普送呈《九件文书》,向父亲尚赞摩专送只有“赤岭”、“凤林关”和“龙城”三个关键词的私人信件。同日,大元帅任命阎朝为大蕃部落使节度使,尚结息派人送吐蕃官服一套,令其在会盟时穿戴。阎朝坚决要求会盟期间穿唐装。
二月初一,奇寒,大雪飘飞,遮蔽山川,天地静默。傍晚,云开雾散,法师昙旷化为绚丽彩虹,笼罩西南雪山。尚结息率领主盟使与阎朝率领参盟使每天在圆形、方形、蛇形及犍陀罗形盟台上会谈。他们因为风习改革问题发生激烈争吵,每次都不欢而散。尚结息气冲冲地要求以武力解决敦煌军。大元帅不同意。于是,更换盟台,再谈。冰雪随着天气变暖迅速融化,大地与盟台变得泥泞不堪。他们只在“勿徙他境”基本上达成共识,其余各项,如“所有民族都必须披发纹身”、“无论男女老少,必须着蕃衣,说蕃语,用蕃文”、“无论在何时何地,汉族人路遇蕃人,必须躲让,且不能正视”、“婚丧礼仪必须效仿吐蕃,首先由阎凤蕉与吴兰芝开始,树立新标准”之类仍无法沟通。
二月初二,论悉诺接到赞普书信,要他立即结束凉州节度使任期,入朝为相。同时,护送摩诃衍法师和“闺怨诗人”到逻娑。同日,尚息东赞启程返回东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