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李自成:重整河山复大顺 > 第二一八章 堵胤锡的小九九

第二一八章 堵胤锡的小九九(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神医小毒后  洪荒之绝世狼神  开局抽到上古神器  大明:开局设立大明诸帝排行榜  最强天道系统  绝世天医  六零寡媳有空间  美丽新乡村之泥瓦匠与新书生  我的全职猎人有点呆  重生后,夫人她A爆全世界 

“所以这就要考验我们的智慧了,”堵胤锡笑道:“人家吃了亏,还听不得人家抱怨,是不是有点太二百五了?好事不能全落到咱爷们头上吧?顺强我弱,他们都不用来打咱们,只要把咱们封锁起来,那还不像掐住了咱们的脖子一样?即使不死,也好受不了。”

“的确如此,”堵正明若有所悟,点头说道:“所以您才跟刘汝魁虚与委蛇,故作曲解?”

“是啊,不小心闹误会了,”堵胤锡笑道:“两朝已经结盟,约定共抗鞑虏,互不侵犯。既然只是误会,蒲圻、崇阳又不是武昌,为了抗虏大计,像这种无关大局的小事,是不是应该‘权且如此,下不为例’?”

堵正明笑道:“叔父妙计。”

堵胤锡颇为自得,又接着说道:“所以做事不能学黄石斋(黄道周号)之流只图嘴上痛快,看着是坚守道义,一身正气,实际却足以败坏国事。他在江西被俘,我相信他会尽忠死节,不会降虏,但是这又于事何补呢?神州陆沉,銮舆播迁,本指望他辅弼圣主,光复二都,重振我大明基业,可他却在内不能锄奸兴利,在外不能杀虏复土,到头来一死了之,只为自己博了个忠烈之名。此乃小人儒,并非君子儒。守义不可不察。”

黄道周是当世大儒,经史子集、诗赋声律、阴阳历法之学无所不通,而且为人刚正不阿,操守清迈,享有很高的声望,被时人誉为“人品海宇第一,学问直接周孔,为古今第一”。

可是,对这样一个“至人”,堵胤锡却评价他是“小人儒”,委实有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味。

堵正明既不好赞同,也不好反对,只是笑了笑,没有说话。

堵胤锡知道他不服,接着说道:“作为对比,你再看看李自成。让称臣就称臣,看上去没什么风骨吧?可是他避免了两线作战,而且每年能白得二十五万两银子、三十万斤五火熟铁、十万斤铜。我朝得到了什么?得到了一个虚名!除了说起来好听,能有什么用?李自成的学问与黄石斋比起来有如云泥,可是黄石斋的眼界气量比起李自成来,又何异于天壤之别?”

这下堵正明不服也得服,叹道:“不止是李自成,顺朝从上到下都很务实,也许正因如此,才让湖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已年近而立,还从来没见到过这种事。”

“是啊,”堵胤锡也叹道:“别说是你,我行年四十有六,又何曾见过这种事?他们也有内斗,不是没有。我听说很多将领都对田见秀不服,认为他过于仁柔;嵇筠也对武将们抱有很大成见,一心想要以文驭武,但是他们斗归斗,却能团结起来一致对外,这在我朝是不可想象的。”

说来说去,怎么说成为顺朝唱赞歌了?堵正明赶忙说道:“路阁部说过,回朝后他要劝谏皇上移驾赣州,推陈出新,厉行变法。皇上圣明,一定会从善如流,采纳路阁部的谏章。”

真要如此,路见白(路振飞字)还能坐冷板凳?堵胤锡看了看堵正明,不置可否,说道:“朝里的事情咱们鞭长莫及,还是好好经营眼下吧。像我刚才说的那样,跟顺朝打交道一定要注意策略,不能意气用事。”

“叔父说得是。侄儿记下了。”在这一点上,堵正明没有不同意见。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单推荐: 水浒粮草小兵甲 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 科举,他们都说我是文曲星下凡 站奴 大明小相爷 飘飞的残叶 吕布重生:开局再杀丁原 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龙运为负,我照用不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