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千古之谜(七)失踪(2 / 2)
突然,一位大臣上前,挡住朱棣的坐骑前。
朱棣脸色微沉,喝道:“你是何人?竟敢拦本王坐骑?”
拦住朱棣的是一个文臣,那人拱手行礼道:“大学士杨子荣,有事拜见殿下。”
一听到是杨子荣,有些熟悉,郑海便叫上前擒拿的士兵停下来。
杨子荣?不就是杨荣吗?
杨荣与杨士奇、杨溥并称“三杨”,人称“东杨”,是明朝有名的政治家与文学家。
郑海听说过杨荣的一些故事,有些印象。
他策马来到朱棣马前:“殿下,不妨听一听他有什么事要说。”
见郑海主动为一个文臣求情,朱棣点了点头,看向杨荣:“说吧,你有什么事?”
大学士杨子荣问道:“殿下,是先前往孝陵拜祭太祖呢,还好先入城?”
朱棣眉毛一挑,眼睛顿时一亮,面色由怒转喜:“爱卿,是一位贤臣啊!”
他冲着杨荣点点头,扭头看向一旁的道衍:“本王要先前往孝陵,祭拜先皇。”
道衍点点头:“殿下圣明。”
朱棣率领燕军诸将与群臣,前往孝陵祭拜,队伍浩浩荡荡。
与此同时,长江上,一艘帆船正向东驶去。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一位白袍公子站在船头,望着浩浩荡荡的江水,不禁吟出这首诗。
“没想到,施公子还会作诗?”
白袍公子扭头,看向从后面船舱走来的一个身穿僧袍的和尚:“应文师父,这不是我作的诗。”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
应文和尚默念着,一脸悲戚,低声赞叹道:“好诗!真是应景之作!与贫僧此刻的心情,多有契合。”
白袍公子谦虚地解释道:“这首诗真不是我作的,我是听慎之念过,所以才记得的。”
“慎之?你竟知道郑海的字?莫非你是他的……”
“应文师父,不是你想的那样,他心上人可不是我。”
白袍公子微微撅起嘴唇,似乎对某人心有不满。
盯着白袍公子,应文和尚微微一笑:“难怪他会叫你来接应……贫僧。”
“哼!他呀,就会使唤人。真不知道那个徐家的姑娘有什么好,放着这么大的山海盟不管,偏要当官……”
见旁边的应文和尚发愣,白袍公子便不再说下去,转移话题道:“应文师父,不聊他,说说我们的行程吧。我们此行先去福建,那里已经安排好了。”
应文和尚双手合十:“贫僧听施主的安排。”
“呵呵!你学得真快,越来越像个真和尚了。”
【注】
《明史.本纪第四.恭闵帝》:“宫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或云帝由地道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