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明朝第一航海家 > 第361章 良弓之谋(三)

第361章 良弓之谋(三)(1 / 2)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傲世狂妃凌天下  快穿:被迫填坑的那些日子  与僧同行  谁的泪浸湿了我的眼  校园最强护花系统  恐怖降临,我用手办召唤魔神钟馗  刚拆迁我被孽子拔了管  重生当天,我在婚礼上换了新郎  农门狂妃:捡个世子来种田  唐先生,你老婆重生了 

六月十日,京师,奉天殿。

李景隆、茹瑺等人回到京师,将燕王朱棣的要求转告给皇帝朱允炆。

“不想割地?”龙椅上的朱允炆有些疑惑,“那你告诉朕,朱棣他有什么要求?”

曹国公李景隆禀告道:“朱棣说,只要陛下交出朝中奸佞,诛杀奸佞之后,他便退兵……”

“他所说的奸佞之徒是谁?”朱允炆问道。

“禀陛下,朱棣所说的奸佞之臣,是指黄子澄、齐泰等人……”

“那你去告诉朱棣,朕已经将他们逐出京师,如今他们都不在城中。”朱允炆愤愤道,“请他们先退兵吧!朕,日后抓到他们,再给他送去。”

李景隆连忙拜伏在地:“陛下,臣等先前也是这么说,可朱棣不同意。如今,臣等再空着手前去,只怕,连燕王的面都见不到!”

“陛下,曹国公所言,句句属实!”兵部尚书茹瑺禀告道,“若再叫臣等去见燕王,只怕燕王不会再见臣等。”

李景隆、茹瑺、王佐三人一起站出来陈述理由。

他们都不愿意再次冒险去见朱棣。

在他们看来,燕兵驻扎的那个龙潭,就是个龙潭虎穴。

如果惹恼了燕王,那说不定,就真是有来无回了。

仅凭一两句话,就想劝燕王退兵,这是不可能的!

说不定燕王早就知道齐泰、黄子澄不在京城,他才这么说的。

李景隆与茹瑺等人实在不愿意,再拿自己的命去冒险了。

“那你们告诉朕,如今该怎么办?”

朱允炆看向殿中众臣:“你们有谁,愿意替朕再去与燕王议和?”

殿中众臣,面面相觑,无人回应。

殿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回话,朱允炆只好看向一旁的方孝孺。

方孝孺知道,他不能再沉默,便道:“陛下,不如让留在京中的诸位王爷去试试,或许能劝动朱棣。毕竟,他们是亲兄弟,朱棣更容易听信他们的话。”

此时,在京中的诸位藩王有谷王朱橞、安王朱楹、周王朱橚(sù)、齐王朱榑(fú)。

周王朱橚是朱棣的同母兄弟,不久前,刚从云南调回来。

齐王朱榑曾经意图谋反,一直被关押在京师。

这两人都不适合充当说服朱棣的人选。

最终,朱允炆派谷王朱橞与安王朱楹前去与朱棣议和。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听闻燕王攻下了距离宣府只有60里的怀来城,谷王朱橞怕受牵连,直接从封地宣府跑到京师应天,投奔了皇帝朱允炆。

如此一来,他两边都不得罪,既不需要直面燕王的兵锋,也不担心皇帝的追究。

不管是燕王胜了,还是败了,他都可以撇得一干二净。

这几年,比起遭受牢狱之灾的周王、齐王等人,谷王朱橞在应天府的生活是悠闲自在的。

而安王朱楹是朱元璋的第22个儿子,生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年纪比朱允炆还小。

谷王朱橞与安王朱楹等人来到燕军朱棣,燕王朱棣主动来迎。

朱棣流着泪,对谷王与安王道:“十九弟、二十二弟,多年不见,你们可还好?”

“四哥!”安王朱楹直接上来,与朱棣抱在一起,潸然泪下。

“四哥,我等在京师整日战战兢兢,浑浑噩噩度日,小心谨慎,不敢犯错啊!”谷王朱橞声泪俱下,“所幸四哥你来了,我们这才稍微宽心了一些……”

安王朱楹今年才20岁,比起朱棣的二儿子朱高煦还要小。

朱棣安慰了一下年轻的安王,领着安王、谷王进入大帐中。

得知前来的使者是自己的两位藩王弟弟,朱棣特意命人备下酒菜,宴请他们。

年轻的安王不如谷王朱橞世故,所以,转达皇帝的话都是由谷王来说。

听完谷王朱橞的话,朱棣流着泪,一脸悲痛。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书单推荐: 重生东汉之我有系统 皇上,王爷造反了 亮剑:签到亿万物资,成为西北王 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 后三国演义:隋唐的诞生 三国:十虎之力,我不喜欢讲道理 万代帝皇 穿越原始社会,开局手搓小火苗 三国:开局剿灭百万黄巾军 全民穿越三国,张角扶我做皇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