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还是来了(1 / 2)
廖冰顿时语塞。
“哎,算了算了,同学上头,大家一人少说一句。”眼看两人越来越有火药味,孙同学出来打圆场。
“今天是我们同学难得聚会,大家都说点高兴的话好不好。你们的那些恩怨就不要在这里说了,过后你们自己找个地方说去,我们耳不闻为净!”
“对,聚会就要开开心心的,说那些事儿干啥?来来,我们喝酒!”
眼镜适时站起来,举起酒杯,
“为了我们的一周年聚会,干杯!”
大家只好跟着站起来,碰杯。
廖冰幽怨地瞪了李振华一眼。
李振华当做没看见,又避开了和她碰杯,和刘静等碰杯后,一饮而尽。
接着,大家坐下边吃边聊,都很自觉地避开了感情的话题。只是聊过往,聊见闻,聊生活和聊工作。
只是经过刚才廖冰的一闹,气氛还是受到了影响。半个钟头后,大家就散去了。
第二天,李振华照常上课。
刘静等照常来听课。
一个星期后,信访新规培训学习专题活动结束。李振华返回了栖霞。
第二天,回县政府上班。
一回到办公室,曾花就抱着一大叠文件走了进来。
“领导,你总算回来了。这些文件都堆积在我们那里一个星期了,请领导批阅!”曾花笑着说。
两人是老同事,又是邻居,双方就没有那么拘谨,说话交流比较随意。
“不好意思啊,辛苦你们了。”李振华一边说,一边伸手接文件。
县政府的文件,一般来说,不管是不是分管的范畴,都会分发到每一个副职。
李振华去了省城一周,未阅的文件相对较多。
“这段时间,县里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
曾花:“特别?你一说我倒是想起有一件,可能和你有关。”
曾花说着,从文件堆里找了找,抽出一份:“领导,就是这份。可能和你夫人有关。”
李振华接过来一看,
《栖霞县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栖霞糖厂进行转制改革的决定》。
心中顿时一沉。
还是来了!
前世,糖厂作为栖霞第一家进行转转制的企业,因为职工和有关方面对转制方案意见不同,闹出了很大的风波,李振华的岳父,方元还因此进了局子,被关了几天。
这一世,李振华想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所以在年初拜年的时候,就通过方元给厂方支招,想挽救糖厂于危难。只要工厂走出困境,政府就没有理由进行转制。
现在看来,李振华的“支招”并没有发挥作用,糖厂还是走到了最后的生死关头。
李振华让曾花先出去,自己开始认真阅读文件。
这个文件分两部分,前部分是县政府的决定,内容很简单,说的是根据上级关于国企改革的精神,为了贯彻落实抓大放小的政策,盘活国有资产,经研究,决定对县属糖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试点,视情况可以采取拍卖、出售、破产、入股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处理。,
第二部分,是糖厂情况的说明。从说明中可以看出,现在的糖厂,负债严重,已经逼近资不抵债(未计土地资产)。
正好是因为经营不善,资不抵债,才被县政府拿出来作为第一家改制的企业。
“胡继承,一年来当真什么事也没做么?”李振华疑惑地想着。
如果按照李振华的提议,进行多元化经营,是有可能帮助糖厂度过难关的。
毕竟糖厂的困难,最大的因素是受到便宜的进口糖的冲击,如果进行多元化经营,完全可以通过副业的利润弥补主业的亏损。
九十年代,造纸是一个新兴行业,特别是卫生纸行业,方兴未艾。如果糖厂利用制糖剩余的蔗渣原料进行造纸生产,有很大的优势。就算不能完全扭转局面,至少不会这么快走到破产的边沿。
带着疑问,李振华下班回到了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