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年我到农村征兵,遇到一位姑娘,她送了我一双布鞋(1 / 2)
1976年,我到陕西征兵时,遇到了一位农村姑娘,临走时她送了我一双鞋子,没想到六年之后,我在军营里见到了她。
1976年,年仅我26岁,已经晋升了连长,这年我和三名战友到陕西延川县负责征兵,我们刚到延川县第三天,就下起了鹅毛大雪,当时我正在北沟公社刘家庄大队,和公社武装部刘部长以及民兵赵营长做征兵动员宣传。
刘家庄老乡很热情,尤其是年轻人,当兵的热情很高涨,宣传结束后,老乡赵德汉,非要邀请我们去他家吃饭,当时大雪封了进村的路,我们也不能回去,就去了赵德汉家,我也想借此机会,走访了解一下村里的情况。
我们一行人都去赵德汉家不太方便,其他人去了别的老乡家,我一个人去了赵德汉家,赵德汉两个女儿,一家四口人,住在三间土坯房子里,家里条件并不太富裕,赵德汉大女儿赵彩霞,下厨给我做了面条,还炒了一盘土豆丝,我和赵德汉边吃边聊起了家常。
赵德汉告诉我,他们大队是北沟公社最穷的一村子,村里人都是靠种地为生,村里读过书的年轻人不多,有好几个年轻人,到了结婚的年龄,都还没有娶上媳妇,没有姑娘愿意嫁到他们村。
我了解了一下,刘家庄十八九岁的年轻人就有十五人,而且家庭条件都不好,父母都希望送孩子去当兵,改变命运,其实,我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我家里条件也不好,我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父母也都是农民,家里靠种地为生,小时候家里穷,经常吃不饱饭,我也是因为当了兵改变了命运,所以我非常理解他们,接下来的几天,我挨个走访了刘家庄适合当兵孩子的家,详细了解了他们的情况,做了登记。
我在刘家庄一共待了三天,吃住都是在老乡赵德汉家里,赵德汉一家人都非常热情好客,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招待我,临走时,我把这几天的饭钱给了赵彩霞,我还多给了五十块钱,希望能帮助她家,解决一些困难。
从北沟公社回来,我又去了其他几个公社,了解了一下情况,每个村的情况都差不多,大家参军的热情很高,有几个条件非常好的年轻人,只可惜年龄都超了,不符合征兵条件,我心里替他们感到惋惜。
报名结束了,接下来就是体检,我看好的几个年轻人,有三个因为眼睛近视,体检没能通过,还有两个身上有疤痕,被刷了下来,我当年入伍的时候,我一个条件非常好的同学,就是因为近视,体检没能通过,错过了当兵的机会,不过我这位同学恢复高考后,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当了老师。
这次征兵工作非常顺利,最后一共有一百五十八人通过了体检和政审,我们离开延川县回部队那天,赵彩霞亲手做了一双布鞋送给了我,我不知道她为什么要送我鞋子,我也没有准备礼物,我就把我随身携带的一支钢笔送给了赵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