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1 / 2)
突厥的首领意识到,如果继续将主力部队留在与大唐接壤的地区,可能会引发更多的冲突。因此,他决定将主力部队调往其他地区,以避免与大唐的军队发生直接冲突。
突厥的主力部队开始向草原深处转移,前往那些远离大唐边境的地区。这一战略调整,让大唐的军队在短时间内减少了与突厥主力部队的正面冲突。
尽管突厥的主力部队已经转移到其他地区,但霍去病并没有因此放松警惕。他依然密切关注着突厥的动态,随时准备应对突厥的突然袭击。
在霍去病的指挥下,大唐骑兵队在草原上的行动有力地震慑了突厥。突厥对大唐的忌惮越来越深,他们开始重新评估与大唐的关系。
尽管突厥的主力部队已经转移到其他地区,但突厥仍然关注着大唐骑兵队的行动。他们意识到,如果继续与大唐对抗,可能会给突厥带来更大的损失。因此,突厥开始重新思考与大唐的关系,寻求一种更加和平的解决方案。
突厥首领意识到,与大唐的和平关系对于突厥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他决定寻求与大唐达成一项边境协议,以确保双方的和平共处。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突厥开始不断的派出使者前往大唐,准备与大唐的朝廷进行谈判。
在一个月后,突厥的使者们抵达了长安,他们是由两名使者组成的代表团。其中一名使者是在之前的使者行动中留在长安的,他对长安的情况和大唐的态度有一定了解。另一名使者则是新的使者,他对突厥和李明对大唐的当前状况和未来的战略方向有着深刻的认识。
在使者的住所,两位突厥使者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他们讨论了突厥的立场,分析了当前的局势,并商定了向李世民提出的请求。
留在长安的使者强调了突厥与大唐保持和平的重要性。他说:“大唐的实力十分强大,如果我们继续与他们对抗,我们可能会遭受巨大的损失。因此,我们需要寻求和平的解决方案。”
新的使者对此表示赞同,并补充说:“我们不仅要与大唐达成和平协议,还要设法建立一种长久的合作关系。这样,我们可以借助大唐的力量,发展我们的国家。”
在两位突厥使者与李世民商谈达成和平协议的同时,他们也没有忘记最重要的任务:把李明带回长安。突厥首领已经下令,无论如何都要确保李明的安全,并将其带回突厥。
两位使者再次与留在长安的使者商议,制定了一项紧急计划。他们决定在与李世民签署和平协议的同时,请求李世民他们带李明回到长安。
毕竟,李明在这几场战争中扮演着最关键角色。
两位使者达成了共识,他们决定立刻去皇宫请求面见李世民。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个关键的时刻,他们需要将突厥的意愿传达给大唐,并寻求建立一个持久和平的关系。
在皇宫大殿上,两位使者又一次向李世民表达了突厥希望与大唐达成和平协议的愿望。他们详细介绍了突厥的情况,并提出了突厥愿意做出的让步。
李世民对两位使者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认识到这是一个重要的时刻,需要双方都展现出诚意。李世民又一次同意与突厥达成和平协议,并要求两位使者提供一份详细的协议草案。
在皇宫大殿上,两位突厥使者与李世民达成了初步的共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们将致力于协议的起草和商议。两位使者非常重视李明的回归,因为他在突厥和大唐的和平谈判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突厥使者决定,在商议和平协议的过程中,一定要催促李世民让李明回到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