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2 / 2)
李世民再次与李明进行了深入的交谈。他询问道:“李明,我知道你的想法是为了大唐的未来。可是,我担心我们会重蹈隋朝的覆辙,因为建造大运河而导致国家的衰败。你有没有考虑过这些风险?”
李明听了李世民的担忧,深感责任重大。他回答道:“陛下,您的担忧是有道理的。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我会在设计和实施大运河项目时更加注重效率、成本和质量。我会确保每个阶段的计划都经过严格的审查和监督,并随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同时,我们也要关注民生,确保工程不会给百姓带来太大的负担。”
李明承诺,他会尽最大努力确保大运河的顺利建设,避免隋朝的覆辙。李世民和李承乾在听了李明的保证后,终于放下了心中的担忧。他们同意全力支持李明,共同为大唐的繁荣与发展努力。
从此,李明更加坚定了继续建造大运河的决心。他开始全身心投入到这个项目中,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按照预期进行。
当他们谈到隋炀帝时,李世民说道:“李明,我知道你对隋炀帝有自己的看法。虽然我已经同意你继续建造大运河的计划,但我还是想听听你对隋炀帝的看法。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皇帝?”
李世民的表情显得严肃而认真,他知道,大运河的建设对于大唐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隋炀帝的行为对于这个计划的成败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他希望能够从李明这里得到一些有价值的建议和看法。
李明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开始分析隋炀帝。他说道:“陛下,隋炀帝确实有他的过人之处。他在位时,大力推行科举制度,使得人才得以进入官场,这对于国家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同时,他也致力于开发运河,这有助于提升国家的实力和经济发展。然而,他在位期间,过于追求大运河的建设,导致了朝廷的腐败和财政的崩溃,最终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在隋朝末年,隋炀帝大兴土木,修建长城、大运河、宫殿等大型工程,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这些开支都是从百姓身上榨取的,导致百姓生活贫困,怨声载道。此外,隋炀帝还不顾国内民生问题,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导致国内动荡不安。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最终导致了隋朝的崩溃。
我认为,隋炀帝在位时过于急功近利,没有充分考虑民生和国家财政的承受能力。而我,作为大运河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我会吸取隋炀帝的教训,确保大运河的建设不会给百姓带来太大负担。我会尽最大努力实现大运河的建设目标,同时关注民生,确保大唐的繁荣与稳定。”
李世民听完李明的分析,觉得他对隋炀帝的评价很客观。他赞赏地点了点头,说道:“李明,你的分析非常有道理。我同意你的看法。大运河的建设确实对大唐有着重要意义,但我们也要警惕隋炀帝的教训,确保大运河的建设不会给百姓带来太大负担。我相信,你一定能够做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