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釜底抽薪(1 / 2)
刘和以及刘和麾下的智囊们,都曾经设想过,如果刘和讨平了耶律阿保机,皇帝会如何对待刘和?
撤销平北将军的封号,收回持节云中的旄节,将刘和召回京城,以高官厚禄安抚之。
这是所有人一致认为的可能。
所以刘伯温早早地就为刘和,定下了引敌寇边,养寇自重,顺带图谋并州的一石二鸟计划。
只要北边还有战事,平北将军的位置就无人可以撼动。
主打的就是一个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而压上了全族身家性命的审配,和宇文成都这个鲜卑将领,早就在滱水东岸决战前,就已经带着两千多匈奴俘虏,北上广昌,途径代郡,往草原出发了。
在滱水边的临时营地休整一番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处理好善后。
例如清理尸体防止瘟疫,例如打扫战场,收集可用的兵器甲胄。
再比如将所有的伤员,交给幽州军照料。
而将所有的善后工作处理完毕后,大约在七月二十日左右,不管有没有收到并州的求援,不管有没有收到天子刘宏的诏令,刘和都会带着剩余的部下,往并州进发!
军情如火,且刻不容缓!
刘和估计,自己剩下的日子,会在不停地与异族“战斗”中度过,直到刘宏驾崩,真正的乱世来临为止!
一切都想的很好,刘伯温此计,甚至将刘和接下来五年的时间,未来的发展道路,都安排的明明白白。
刘和刚刚经历了一场杀戮,甚至亲手为一座京观封碑,内心也颇为向往这可能是乱世前难得的平静。
但还是那句话,人算不如天算!
即使是神谋鬼断的刘伯温,他能算尽天下之事,也算不透人心。
谁都没有想到,已经病入膏肓,即将撒手人寰的天子刘宏,却没有按照众人想象中的那样行事,反而打出了一张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牌。
光和七年七月二十日,已经收拾妥当,准备拔营起寨,带着大军开赴并州的刘和,就在一个始料未及的情况下,见到了来宣读诏令的大长秋韩忠。
“皇帝敕曰:拜平北将军麾下部将薛礼,为荡寇将,兼领安平国相,封安丰亭侯,听诏之日即刻上任!”
“皇帝敕曰:拜平北将军麾下部将吕布,为扬威校尉,兼领雁门郡尉,封关内侯,听诏之日即刻上任!”
“皇帝敕曰:拜平北将军麾下杨再兴,为奋威校尉,兼领青州东莱郡尉,封关内侯,听诏之日即刻上任!”
“皇帝敕曰:拜平北将军麾下部将赵云,为骁骑校尉,兼领魏郡尉,封关内侯,听诏之日即刻上任!”
“皇帝敕曰:拜平北将军麾下部将破匈奴校尉狄雷,为代郡尉,封关内侯,听诏之日,即刻上任!”
“皇帝敕曰:拜平北将军麾下部将席君买,为虎贲校尉,兼领常山国尉,封关内侯,听诏之日即刻上任!”
一连串的诏令任命下来,几乎涵盖了刘和麾下所有秩两千石的校尉将领,包括决战之前才拜将的薛仁贵,但偏偏这一系列的人事任命,却与刘和这个主将没有任何关系!
同时刘和还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个信息,天子诏令中,都是先拜将,再任命兼领官职。
而给诸将领的校尉或者将军称号,都是刘和早就任命下去的。
一模一样!
也就是说,刘宏这一道诏书,直接是摆明了告诉刘和麾下的将领,刘和给你们的,不做数!
而朕给的,才是真的!
而除了校尉等军衔,刘宏还给诸位将领安排了官职,除了薛仁贵这个相当于太守的安平国相外,剩下的全部都是掌管一郡军事的郡尉之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