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望生碑,来世书!(2 / 2)
苏逸回首望去,但见,一名年约八旬的老者,手提一捆上坟用的纸钱迈进了院门。
“外公!”苏逸看着老者,泪水夺眶而出。
“逸儿,真的是你,你还活着,好……太好了!”
王渊双目噙泪,颤抖着身子上前,将苏逸搂在怀中。
苏逸像是一个无家可归的孩子放声痛哭,“外公,为什么四术圣宫,要屠苏石寨满门?”
“外公为什么!”
王渊浑浊的泪水模糊了视线,“逸儿,这或许和你的高祖苏青阳有关。”
“也或许和你的真实身份有关。”
“具体什么原因,外公也不清楚。”
苏逸迷茫地问道:“外公,我不明白您的意思。”
王渊说道:“逸儿,其实你的高祖苏青阳,并非世俗之人,他不仅是沧澜大陆赫赫有名的药圣,而且,还是修真界的天道境大能!”
修士境界:灵宫境、宫魂境、宫神境、炼神境、炼虚境、地脉境、天脉境、天道境、仙道境!
苏逸震惊不已。
他未曾想,高祖昔日竟然是天道境的大能!
王渊继续说道:“一千年前,你高祖不知被何人所伤,带着家眷隐性没名的来到这里,建立苏石寨后没多久,就圆寂了。”
“或许四术圣宫和你高祖有仇,这才灭了苏石寨。”
霍千域遏制着心中悲愤,问道:“外公,您方才说也有可能和我身世有关,这是何意?”
王渊接下来的一席话,让苏逸愣在当场!
“逸儿,其实你并不是你娘的亲生儿子。”王渊陷入了短暂的回忆后,说道:
“十六年前,一名身负重伤即将临盆的妇人,被人追杀逃到了苏石寨。”
“你生母产下你后,急匆匆的离去前,叮嘱你的养父母,最多一年时间就回来接你。”
“若她一年后未回来,就让你长大后,务必前往南海仙域,拜入南海仙宗,寻找一个叫东宫战天的人,届时,你会得知,你想要知道的一切。”
“这是你生母临走时,留给你的信物。”
王渊说着从袖口中,拿出一块古色古香的令牌递给了苏逸。
令牌上还刻写着“南海仙宗,东宫战天”八字、
王渊又道:“逸儿,你脖子带着的玉坠,也是你生母临走时,亲自给你戴上的。”
苏逸问道:“外公,我生母长得何模样?”
王渊摇头道:“当时天色已晚,再加上你生母满脸是血,无人知道你生母的模样。”
“不过,从你生母离去时能凌空飞行,便可以肯定,你生母并非世俗之人,至少是修真界炼神境的强者!”
苏逸将令牌收入灵戒后,他很是担心生母的安危。
同时,他决定,为了履行对金裙女子的承诺,也为了查清自己的身世,自己必须拜入南海仙宗,找到东宫战天!
查清十六年前发生了什么,生母是否还活在世上,若活着为何十六年了,从未找过自己……
待到了南海仙域,再查出四术圣宫为何如此残忍的的屠杀苏石寨族人!
这时,王渊不知想到了什么,催促道:“逸儿,明日便是南海仙域使者,在我们南蛮郡城招收弟子的日子。”
“你现在跟外公,去给你养父母上个坟,然后,就连夜前往南蛮郡城吧,晚了就来不及了。”
随后,苏逸跟着王渊,来到了苏石寨后山,引入眼帘的是,一片埋葬着苏石寨族人的墓地。
“父亲、娘亲,孩儿回来看你们了。”
“孩儿向你们保证,定要四术圣宫付出代价,让你四术圣宫所有人,为苏石寨族人陪葬!”
苏逸朝养父母的坟墓跪了下来,三叩首。
而后,他深长地亲吻了一下墓碑,“父亲、娘亲,孩儿想你们了。”
“待孩儿拜入南海仙宗,再回来看你们。”
这时,王渊义愤愤填膺地道:
“逸儿,郡守府在为四术圣宫效力,想要把苏石寨族人赶尽杀绝,你明日到了南蛮郡城,可一定要多加小心呐,别被郡守府的人给发现了!”
“还有,郡守府少主这个畜生,明日要强取朝歌,这可怎么办啊!”
苏逸星眸中透露着滔天杀意,“外公您放心,我一定救出朝歌!”
“外公您多保重!”
告别后,苏逸朝南蛮郡城飞奔而去……
这一夜,他奔跑中不知疲惫!
翌日,辰时,大雪纷飞。
南蛮郡城。
“穆朝歌宁可死,都不嫁给郡守府少主,还在临死前,在郡城外立下了望生碑,她对苏逸真是情比金坚,至死不渝啊!”
“穆朝歌知书达理,又是我们东方圣朝的三大美女之一,却被郡守府的少主,三日前给活活逼死,真是太可惜了。”
“你小声点,是不是不想要命了?敢说郡守府少主的坏话!”
“我说的有错吗?人家穆朝歌,三年前早已言明,此生不再嫁人,为苏逸守身如玉孤独终老,可,郡守郡少主陆辰,逼迫她嫁给他,否则,她怎会三日前自尽!”
“……”
一夜奔波的苏逸还未靠近城门,便听到阵阵议论声,从城门下的围观的人群中传来。
“轰!”
穆朝歌的死讯,对于苏逸而言犹如晴天霹雳!
他全身力气仿佛被一瞬间抽干!
刹那间,泪水模糊了视线。
苏逸跌跌撞撞的来到了城门下,但见,城门外的人群中屹立着一块石碑。
碑上用鲜血写着一行行竖立的字迹。
从字迹,苏逸便可断定,是出自未婚妻穆朝歌之手。
石碑上那一个个字迹,犹如一柄柄利刃,狠狠地刺入苏逸心脏!
心痛的难以呼吸!
但见,石碑上写到:
“望生碑,来世书。”
“一纸婚书,上表九天,下鸣九幽。”
“晓禀众圣,通喻三界,诸神见证。”
“天地为鉴,日月同心,歌若负君,便是欺天。”
“欺天之罪,身死道消。”
“歌,甘愿以命,来换苏逸来生安宁。”
“落款人:穆朝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