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儒圣之路只在本心(2 / 2)
还有一种教育,属于有教无类。
总之归根结底,目的依旧是让你独自掌握这门学问即可。
众人回忆起来,小赵则理所当然:“用通俗的话讲,自然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
“在我们生活与接触中,通过每一件细微之事。”
“去寻得事物的本质……”
小赵侃侃而谈,在这方面似乎受到老赵的不少熏陶。
因此这也代表了主流的观念。
实践,永远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对此,就连陈博也无从辩驳。
不过无从辩驳,却并不意味这这就是全对的,他反问道:“格物致知,你还记得是从何处摘取来的么?”
小赵道:“自然是至圣先师对我辈读书人的教诲。”
随即,他列举出了诸多学问。
如格物、致知……
如大丈夫当先修身、齐家,而后治国、平天下……
有理有据,令在场不少师生连连点头。
不过老姜等人却满脸狐疑,肚子内不知道陈博卖的什么关子。
这不是明知故问么?
可就是这么一场明知故问,陈博却好似不知,反问他:“那么……你从这格物致知中,探寻到了多少道理与学问?”
“数千年以降,可又超越或是并驾至圣先师的大儒与理念?”
话音落下。
众人又是一阵沉默。
小赵道:“这又能说明什么呢?至圣先师出生便是圣人之体,我等如何并驾齐驱,更遑论超越?”
陈博摇头:“非也……你在学问这块,还远不够深。”
他看向面色明显微变的赵老和老姜等人,问道:“想必诸位,应当能明白我所言之论?”
京大教授老许作为东道主,似罕见不自信道:“我方才在心中推测,若遵循小陈先生所言,向内探寻。”
“确实发现了不同之处……”
“这格物致知,便于明心见性一般无二,在内心去探寻这门学同,同时寻找自己的窗口,从而领悟真正的学问?”
他刚才细细品味了一番。
这才似乎恍然,有种找对方向的震撼!
听到许教授此言,京都的学生们都议论起来了。
不可置信,这位年过半百且德高望重的教授,竟也有不懂得学问,需要向小陈先生侦讯?
其余人也多数如此,后知后觉这学问之大。
老姜和赵老看向陈博,后者点头道:“总体来说是没错的。”
“不过……许教授恐怕还是不明,这格物致知所知个何物,而内心探寻之物,又究竟为甚么稀罕物吧?”
老许点头:“小陈先生可明人不说暗话。”
他只感觉,在面对眼前的少年时。
仿佛面对的是一位,跨越了时空的上古先贤。
体内有一无穷无忌的学问,仅淡然之气便令人心安,忍不住想要探寻个一二。
片刻后,陈博才缓缓开口:“通俗意义上讲,你们所言的格物致知也并非错误,实践出真知这是错不了。”
“只是一个只在外物,而另一个围绕内心。”
“而你对外物的看法,何尝又不是回归本心的主导呢?”
“所谓格物致知,便在于树立正念,这个正念便是确立你本心的善恶观,并以此,去让你的行为止于至善。”
“这便是……吾心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