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穿越古今2(1 / 2)
第154章 穿越古今2
“小妹妹,”江一冉笑着把小姑娘牵到周渔的画像前,“周状元家之所以看上去很有钱,是因为周家自唐朝就是赫赫有名的书香世家,历来文气昌盛。”
“每一代都会至少出一名状元郎,每过十年,又至少会再一名周姓的文官崛起,封官拜相,号领文坛。”
“哇,原来这个叔叔这么历害,”小姑娘这才恍然大悟,粉嫩嫩的小手指着画像上白皙清瘦的周渔,拍手跳起来,“长得还和我爸爸一样好看。”
围观的游客听了,都笑着朝“唐朝爸爸”看过去,生生把一名一米八几的高个男人看害羞了,拉着“唐朝女儿”就往人群里走。
“明朝妈妈”则和江一冉微笑摆摆手,跟在他们后面。
游客一批批的来,又一批批的走。
眼见快到中午的饭点,人渐渐少下来,江一冉终于能偷空喝光一瓶水,再小跑去卫生间。
等她出来时,就看见一名高高瘦瘦的大男孩,正全神贯注地站在展柜前。看上去像大概有十一二岁,认真思考的模样和初中时期的靳东南很像。
都爱皱紧眉头。
想问题时视线也只盯着一个方向,半天都不动。
余光瞄见江一冉走近,男孩抬头看她。
“姐姐,‘魂瓶’是装死人魂魄的瓶子对吧,那为什么它又要叫‘谷仓罐’、‘堆塑罐’呢??”
江一冉随着他的目光,望向面前的青瓷“魂瓶”。
这九只“魂瓶”正是’“93事件”里,她和周南城冒死下水,从周家村“白龙湖”里打捞出来的那九只。
现在每三只分为一小组,呈“品”字形,一同摆在巨大的透明展柜里。
它们形制相同,造型优美。
通高50.5mm,口径6.5mm,底径16mm。
由上下两部分粘接而成。
但奇就奇在,它虽为上下两部分粘接而成,但却丝毫看不到生硬的界限感。
而且通体瓷色纯净,瓶颈修长,繁缛的图案古朴大方,既彰显了明代的雄浑威武,又有现代的简约明快。
属于“海城市文化博物馆”一级文物,不可外借。
为了充分说明周家村“魂瓶”的文化特殊性,展柜外还特地做了一本A4规格的手册,详细描述当时的挖掘情况和文化背景。
江一冉对他笑笑,“小同学,你看得很仔细。”
“从聊斋风味浓厚的‘魂瓶’,到生活气息浓郁的‘谷仓罐’、‘堆塑罐’,有一下子从‘超自然’模跨‘自然’的大跳跃感是不是?”
大男孩子对她重重点头,“没错,名字的风格根本就是两个极端,古人给陪葬品取名字不都是很严谨的吗?”
见他对“魂瓶”很有兴趣,江一冉便接着继续说。
“你说的没错,魂瓶是随葬的冥器之一。古人认为人死后会有灵魂存在,所以他们生活在冥界当然也要吃粮食,“事死如生”这是儒家的思想。”
“同样,也有道家向往死后可以得道成仙,所以在道家看来,“魂瓶”在给亡魂准备食物之外,还要引导‘魂灵’升天。”
“当然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魂瓶’是纯艺术品。它不会用于古人的日常生活,大部分都出现在三国、西晋年代高等级的墓葬中。”
“而周家村“白龙湖”桥墩出水的九只‘魂瓶’,属于明代仿三国样式,不仅造型举世罕见。其反映的宇宙观也和现代人出奇地相近,思想相当超前。”
“而且周家村‘桥墩藏瓶’的陪葬方式,在整个墓葬历史中也是独一无二。当然,唯一的遗憾就是因为桥墩被洪水冲垮,‘魂瓶’里的东西也随水流走,我们无法再探清里面具休装的是什么。”
“其实我们博物馆也一直在研究,为什么明朝会突然出现,自西晋后就长期消失的‘魂瓶’,而且这组‘魂瓶’反映的理念也和从前大不相同。”
她说完就指着展柜玻璃里,最后出水的第九号“魂瓶”,“比如第九号‘魂瓶’中小罐的支柱,即是指宇宙树或宇宙之柱,是垂直宇宙观念的反映。”
“瓶里的‘魂灵’可以通过宇宙树,从一个世界去往另一个世界,从而达到与天、地、神相互沟通的目的。这样的哲学思想已经摆脱升仙和死亡的范畴,而是关注‘三分制体系’的宇宙模式。”
“原来是这样。”
大男孩边听边认真点头,看样子对江一冉大段的解说不但不觉得枯燥,还觉得十分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