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美猴王的八卦(2 / 2)
“可怜!菩萨这等多心,我弟子自秉沙门,一向不干那样事了。”
孙悟空其实相当不地道哦,在四圣试禅心的时候,观音菩萨就在观察他了,当时唐僧让孙悟空发话,孙悟空说的是:
“我从小儿不晓得干那般事,教八戒在这里罢。”
前面孙悟空说的是从小就不晓得那种事,现在又说自从皈依了佛门,就不干那种事了,由此可见,这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啊。
若孙悟空一点凡心,或者色心都没有,观音菩萨万万不可能拿貌美的龙女跟他开玩笑,菩萨能这样说,必然有这样说的道理。
实际上,取经到了这个时候,观音菩萨有点责怪孙悟空的意思,红孩儿是我相中的人物,你不来找我降服,竟然去找什么龙王:
“既他是三昧火,神通广大,怎么去请龙王,不来请我?”
孙悟空还是一番解释,甚至看到观音菩萨扔玉净瓶后,他还嘲讽菩萨,这下子彻底惹恼了菩萨,干脆让孙悟空去搬玉净瓶:
这行者即去拿瓶,唉!莫想拿得他动。好便似蜻蜓撼石柱,怎生摇得半分毫?行者上前跪下道:“菩萨,弟子拿不动。”
之前因为被骗戴紧箍儿的事,孙悟空还曾经骂过观音菩萨,说她变着法的害人。在观音禅院,还一把火烧了禅院,害得观音菩萨少了一座香火来源。在平顶山,太上老君收服金银二童子的时候,孙悟空还嘲讽观音菩萨,说她活该一世无夫。
这些事菩萨都记在心里呢,所以才用玉净瓶给孙悟空一个下马威,紧接着又把孙悟空好色的本性给抖搂出来了,孙悟空这才彻底被菩萨降服,惭愧地下跪道歉。
而且,这个捧珠龙女,后来菩萨收了红孩儿以后,捧珠龙女又变成了善财龙女,其实跟孙悟空是有点关系的。
她本来是东海龙王的女儿,因为私自乱跑,被东海龙王一怒之下赶出了龙宫,是观音菩萨收留了她。
而这个小龙女为什么乱跑?
很有可能就是跟孙悟空约会去了,毕竟花果山就是通着东海的,而且在西游记原着中,有一段孙悟空赏景的描述:
“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
看了没有,最后一句,在石窟中每每能观察到龙出入,这个龙,很可能不是别人,就是小龙女啊,难怪四海龙王高看孙悟空一眼,差点成了他们家女婿!
然后我们再看看其他有趣的地方。
比如西游成书之前的一些故事。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猴行者化装为白衣秀才,与玄奘一行6人相遇,自称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来助和尚取经。
元杂剧《二郎神锁齐天大圣》中,猴行者有了齐天大圣这个称号。
元代作家杨景贤的《西游记》杂剧中,开始出现孙悟空这个名号。一改《取经诗后》中文质彬彬的“白衣秀士”面貌,变成一个勇敢、机智、灵活、狡黠而又野性未改的英雄。他的叛逆精神、坚持斗争的勇气、嫉恶如仇的性格。
最后在吴承恩的《西游记》中,孙悟空就成了雷公嘴的形象。
最早的孙悟空就是个白净的秀才,比玄奘大师矮一点,就是这个打扮一路降妖除魔。
所以不要老是揪着吴承恩的《西游记》说事,孙悟空有个逐渐演变的过程。
最早的孙悟空没有后来这么大的本事,主要是给唐僧担任向导,遇到的妖怪也没有后来讲的这么厉害,但是除妖一直是孙悟空的任务。
这就是作者的取舍,增强孙悟空的武力值,但是相貌逐渐丑化,一直到吓人的程度。
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处理?
你想一下,又英俊武功又高强,智谋百变,神通广大,人缘又好,人见人爱。得嘞,《西游记》变网文了。
现代网文就是这么刻画主角的。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主角是唐三藏,是南宋说书人致敬玄奘法师的话本。孙悟空只是个配角。
后来,我们都知道师徒四人。
所以要进行角色分配,各自有特点,孙悟空一跃成为了主角。
怎么个特点法?
首先不能丑化唐僧,必须是颜值担当,相貌堂堂的大唐高僧。
孙悟空已经是齐天大圣,本领高强,云云,不弄丑一点,这就有点说不过去。
吴承恩的《西游记》中,招女人喜欢的已经有唐僧、猪八戒了,孙悟空必须是个直男,不然这个团队成啥了?
你觉得吴承恩在改编孙悟空形象的时候,就没有把自己挠成个秃头?
彻底取消孙悟空的“白衣秀才”形象,就没有无数次的取舍?
要是吴承恩的《西游记》继续沿着“白衣秀才”创作下去,可能会从四大名着中除名。
这样的孙悟空太完美了,而塑造完美主角形象的小说,就是一部不完美的小说。
真正的英雄是有缺憾的,优点和缺点必然十分明显。
再者说了,单从婚姻市场来讲,钢铁直男能讨女人喜欢的,十不存一。
孙悟空可以吃喝铜汁铁丸,钢到极致。
孙悟空定住了宫娥,揩一下油的想法都没有,只是拿走了桃子。
这简直就是钢铁直男的形象代言人,是钢铁直男的一面旗帜。
为什么很多人居然要讥笑他的相貌?
以孙悟空的本事,要得到一颗少女的心,这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吗?
女的忿忿不平,直言美女不爱钢铁直男尚可以理解;男的居然也这么认为?
最早的“白衣秀才”也很能打,人家是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