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汇报情况(2 / 2)
粪叉老婆刘秀荣给粪叉生了个大胖小子,现在猪场是粪叉一个人全包了。
她老婆坐月子是娘家妈来伺候的,看到闺女坐月子的待遇,天天有半斤牛奶喝,还有免费的鸡蛋供应,还有工分拿。
这是啥待遇?
小码头大队竟然豪横到这种地步了?
当娘的也眼红自家闺女嫁的好,这是掉到富窝里了。
关键还没有婆婆,男人啥都听媳妇的,你说这闺女是不是时来运转了?
可刘秀荣也有烦恼的事情。
这不,正烦着呢!
自从她生下一个带把的小子以后,把粪叉稀罕的走路都是带风。
可他光杆司令一枚,还有个四五岁的小拖油瓶小鹅,加上猪场根本就不敢离人,刘秀荣坐月子成了麻烦事。
粪叉和韩永昌是本家,他们是二房的子孙,说远不远,说近也不是太近了,到粪叉这辈正好五服了。
粪叉他爹这一枝就他爹一个男孩,倒是有三个姑姑,就粪叉她娘那德行,又一直穷得自然,三个姑姑回娘家都是有遭的,非常生疏,都不太亲近了。
本来粪叉想邀请一个姑姑来家照顾老婆、女儿和小子,大不了给他姑姑一些好处就是了。
刘秀荣建议让自己娘亲来照顾一家子。
粪叉问刘秀荣:“小鹅娘,你不是恨她们吗?”
刘秀荣说:“我痛恨的是俺那几个嫂子、弟媳妇,俺娘对俺娘俩还是疼惜的,只是她不当家!”
粪叉是个没脑子的人,以前是听他娘的,自从和刘秀荣结婚后就开始听刘秀荣的。
为此,他娘李梅荣可没少私底下摆活粪叉,还总是叨叨粪叉是“娶了媳妇忘了娘”。
粪叉每次听他娘叨叨他,都是“嘿嘿”傻笑,把李梅荣气得肝疼。
自己儿子不顶事,她就准备给刘秀荣立规矩,叫她知道这个家是谁当家做主的。
奈何天不假年,刘秀荣过门没几天,李梅荣就迫不及待地找粪叉他爹去了。
刘秀荣都不知道她本来该被立规矩的计划还没有实施,就夭折了。
听媳妇说让她娘家妈来照顾一家子,粪叉也没有啥意见。
不成想那几个嫂子弟妹听说婆婆要去伺候小姑子做月子,一个个都自告奋勇要来照顾小姑子月子。
她们早就知道了这个小姑子可是嫁对家了,过年拿回去的礼物惊艳了全村。
范寨大队有一个算一个,只要不是嫁到小码头大队的闺女,过年回娘家哪个有刘秀荣这么阔气的?
她们也知道以前待她娘俩不厚道,但利益面前,谁还要脸面?
刘秀荣听到嫂子弟妹要来伺候自己坐月子,那是一万个不同意呀!
直接捎话过去了,除了她娘,其余谁都不让来照顾一家子。
最终,刘秀荣她娘来伺候她了。
可嫂子弟妹隔三差五的就跑过来,对刘秀荣母子那是嘘寒问暖的。
走时再捎走白面了、鸡蛋了啥的,有时候正好家里分有猪肉,还切下来一块拿走。
小鹅特别害怕这些妗子,哪个看起来都是凶神恶煞,已经成为她这个小人脑海中不可磨灭的印象。
可这些妗子们丝毫没有意识到小鹅在粪叉心中的地位。
想当然以为这就是个拖油瓶,粪叉肯定不会喜欢。
人家当然是喜欢自己亲生的孩子,并且还是个带把的!
所以,这些嫂子弟妹来了就对刘秀荣和襁褓中的小娃娃嘘寒问暖,刻意奉承。
但对小鹅还是呼来喝去的,这个呵斥,那个叫骂。
本来小鹅就对这几个妗子有阴影,这一下更是不得了了,一看到几个妗子来了,就浑身瑟瑟发抖,大气都不敢喘。
又完全恢复到在姥姥家那个状态了。
粪叉是个马大哈,除了回家吃饭外,其余时间基本上都是在猪场,一直以来并没有发现小鹅这种情况。
按照农村老人的规矩,坐月子是要在房间里待一个月的。
吃喝拉撒都是在房间里,不能出房间门。
要不为啥叫坐月子呢?
因此,刘秀荣也没有发现小鹅的异常。
刘老太在儿媳们来闺女家时,也是小心翼翼照顾着。
她除了骨子里怕这几个儿媳外,也有想缓和儿媳们和自家闺女的关系心思,所以也没有注意到小鹅的情绪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