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大学生活(1 / 2)
第135章 135.大学生活
韩述苦也把自己是哪里的人,来烤鸭市干嘛都说了。
并邀请胡林镇有机会到烩面省红焖特区出差一定要到小码头大队,保证让他不虚此行。
在这韩述苦省略了自己大队的牛掰之处,没有给胡林镇说太多自己大队的情况,要低调!
通过胡林镇的解说,韩述苦对目前夏国的工业有了个基本判断,在老大哥的帮助下,建造了一百多个工厂。
这些工厂大多数都是重工业,许多建成的工厂还没有投产,还有许多工厂正在建设,真正是百废待兴的局面。
韩述苦这时候真的想把空间里面的技术贡献出来,领先这个世界好多年,特别是农用机械方面,食品加工方面,那都是领跑整个世界的存在,可惜自己不敢呀!
唉,空有报国门路,没有机会报国呀!
只能等自己背景深厚了,靠山强大了,影响力空前了,才敢堂堂正正的把先进技术贡献出来。
两人酒足饭饱,相互告别,韩述苦直接搭乘公交车回到前门旅店。
柜台值班的还是那个大姨,看到韩述苦回来后,忙为韩述苦开了一个房间。
还神神秘秘告诉韩述苦,苏倩倩母女俩下午到商场购买了一些私人用品,拿着一个包裹回来了,晚上她娘俩还是在前门饭店吃饭,吃的米粥馒头,还要了个炒白菜。
真不愧是cy大妈呀,这探听消息简直是无孔不入。
躺下休息,韩述苦回想这一天来做的事情,上午救了苏倩倩娘俩。
中午在全聚德烤鸭店吃了一顿大餐,认识了几个二代,还打听到一些老油的情况。
下午和李姨结清了购买玻璃的钱款,还听说了一个叫陈兴邦的老油。
然后见了胡林镇,了解了一个叫裴志新的老油详细情况,两人吃了一顿晚饭,加深了革命友谊,接着回来睡觉。
第二天早上,韩述苦到饭店吃了一碗米粥,两个馒头,一个炒豆芽,共花费一毛五,四两粮票。
既然来了烤鸭市,现在也没有啥大事,韩述苦就决定去看看老同学赵记新,中午请他吃顿饭叙叙旧。
这狗东西考到烤鸭市水利学校了,既然自己来到烤鸭市又有空闲时间,不去看望一下老同学也说不过去。
毕竟是自己的同班同学,自己困难时还曾经求助于他父亲。
吃过早饭,韩述苦搭乘公交车往西城民康胡同那边行去。
一路行来,连打听带摸索,终于找到这个大学了。
站在大门口一看,真的简陋啊!围墙一圈,有个铁制大门。
比后世的农村村民家的大门都不如,更别说后世那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高校校门了,莫得比!
作为一个曾经的教师,韩述苦对夏国的大学还是比较熟悉的。
就拿赵记新现在就读的这所水利学校来说,那是命运多舛啊!
最初是那个着名的起义将军主持创建了一所水利学校,经过各个单位加盟扩建,变成水利发电学校。
在总经理的提议下学校迁到梆子省香肠市下面一个水库工地旁边,后又复迁到香肠市。
夏国八十年代后期,学校打包迁到烩面省会烩面市,从此从一个部属亲儿子沦落为省属私生子,那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韩述苦从穿着打扮上看,就是一个农村出来的大学生,不用化妆。
所以他不经门岗盘问就施施然进入校园,这时候学生都在教室上课呢,校园很少有人乱出溜。
韩述苦一边欣赏着校园的风景,一边找人打听赵记新这狗东西的班级。
实在不知道他是哪个专业哪个班级的,只能是大海捞针,寻摸吧!
校园实在没有欣赏的风景,树叶都发黄了,还没有大面积掉落下来,估计哪天一场东北风刮过,树木都该光秃秃了。
这时候很少有那种冬天不落叶的常青树栽种,一切都是简陋办学,大多数的建筑都是砖瓦起脊房,只有学校大礼堂有两层楼那么高。
他在学校溜达,碰到有人就先打听大一学生的教室在哪里?
先把范围缩小到四分之一,在这个区域寻找就省事多了。
正在大一学生的教室那晃悠,下课铃响了,大学生们三三两两出了教室。
这时候韩述苦忙上前打听赵记新,有个戴眼镜的青春痘男用手一指,“那边,和女生说说笑笑的那个孙zi就是!”
韩述苦朝着青春痘男手指方向看去,“卧槽!”韩述苦不禁爆了粗口,和几个女生站在一块说说笑笑的不正是那个孙zi吗?
“你爹娘在庄稼地里辛辛苦苦耕作,全家人节衣缩食供你读大学,你竟然在大学谈情说爱,你对得起爹娘吗?你对得起因你辍学的弟弟妹妹吗?你对得起我吗?”
这是韩述苦的内心台词,当然纯属于自己强行加戏。
人家赵记新老爹赵庆东可是公社食堂司务长,妥妥的肥差,能把公社书j饿死了都饿不死司务长。
韩述苦为啥和青春痘一样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