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殇(二)(1 / 2)
第117章 117.殇(二)
好几天都没有正了八经吃过粮食的刘桂荣跑了没一会儿,人就虚脱了。
并且腰间还围着包袱没有时间解下来呢,不但沉甸甸的,关键还拌腿啊!
要是韩述平在后面撵,刘桂荣跑一阵不管往哪个犄角旮旯一躲藏,这就过去了,等危险过去偷偷溜回家就没事了。
可她偏偏遇到了这个傻货吽牛,憋着一股气硬是死追不放。
两个嫂子比她跑得快,小丢疙垱上灌木丛、小树林一簇簇的,两个嫂子一会儿没踪影了。
吽牛就盯上了刘桂荣,不大功夫就追上了。
然后一把就拽住了她。
这时候,不但牲口棚里值夜的二大爷韩思良也惊动起来了,韩述平也气喘吁吁的跟过来了。
三个人把刘桂荣团团围住了,刘桂荣包袱也解下扔到了地上,自己蹲在地上捂着脸就是不让看。
韩述平用手电照了照地上的包袱,麦穗估计有个二十来斤。
这个时候的麦粒已经能吃了,烩面省有一道美食叫“碾馔”,就是这时候的麦穗脱粒,然后经过石磨碾压,碾压出絮状,然后蒜瓣辣椒爆炒,就是一道美食。
当然啦,也可以蒸着吃!
这时候,韩思良开口了,“你是哪个大队的?”
刘桂荣把头揣在膝盖里,一句话都不说。
吽牛这个二愣子急了,上去抓住刘桂荣的头发向上薅起来,把刘桂荣疼得向后扬脸,人随着惯性坐到了地上。
刘桂荣实际年龄才三十五六岁,生活的压力把她磨砺成了四十多岁的大妈。
仨人都没有认出这是谁,是哪个大队的。
韩述平和韩思良估计不是东码头大队就是毛庄大队的。
再远了搁不住跑到这来捋麦穗,就近偷她不香吗?
遇到这种情况,两人心里都知道咋回事,青黄不接之际,家里熬不下去了呗!
要是倒退一年前,假如小苦没有当大队干部,估计小码头大队许多社员家里也会遇到这种情况。
吽牛嚷嚷道:“二哥,老五,把这娘们逮到咱大队去,五花大绑游街!”
刘桂荣听到吽牛这话,浑身一颤,全身不由自主哆嗦起来。
这时代游街示众是常态,哪个村里的地主没有享受过这个待遇?
刘桂荣这时候除了害怕,就是担心。
害怕是一旦自己在小码头大队被五花大绑进行游街示众,那脸可就丢到全公社了,毕竟半夜偷麦穗不是啥光彩的事情。
不但自己名声扫地,孩子们也得跟着一辈子抬不起头来,这真正是把孩子们给毁了。
担心的是自家的五个孩子的温饱,特别是老五小妞,不知道能不能捱过明天?
小五已经两三天没吃一口粮食了,除了野菜汤就没进肚里别的。
就在刘桂荣绝望之际,只听那个年老人说道:“把你的包袱拿上,回家去吧!这十来斤麦穗也带回家吧,让孩子们有口吃的,忍一忍麦子就该收割了。”
刘桂荣听到这个老人的话,呆愣一会儿,然后大喜过望,到这是让自己走了?
正犹豫不定是不是真让自己走了时,只听那个年轻人说道:“唉!你收拾一下包袱,把捋下来的麦穗带上赶紧回家吧!家里真过不下去了找大队干部去!”
刘桂荣这才确定真得让自己走了,遂赶忙从地上爬起来,把包袱系好,朝三人鞠了一躬,说道:“俺是毛庄大队的,家里实在熬不下去了,恁仨就是俺家的恩人,俺永远不会忘记!”
然后转身匆匆离去。
第二天,韩述苦和大队三人组详细听了韩述平讲解了事情经过。
韩述苦赞扬二大爷做得对,你说偷个西瓜,是为了解馋。
偷掰玉蜀黍棒子,是量大管饱。
偷摘棉花,是家里实在没有衣服穿了。
偷瓜果蔬菜,是呈口腹之欲。
偷鸡鸭兔的,是馋肉了。
这偷麦穗的,无疑是家里实在熬不下去了。
都是穷苦人家,能行个方便就抬下手好了。
坚决不能学管诺贝他娘遇到那个看麦人,人家老太太拾了几把麦穗,就给一个耳光。
造孽啊!
韩述平大清早天不明又到小丢疙垱转了转,拾到两个包袱,肯定是半夜那两个偷麦穗的扔下的。
韩述苦给各个巡逻小组强调了要提高警惕,特别是半夜这个时间段,也不能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