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村规民约(一)(2 / 2)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韩思春给爹娘养老钱都是必须的,从韩述苦的角度来说,也是必须的,这是ZZ正确。
至于赵翠花念念不忘的两个小叔子光享受好处没有付出义务这个调调,在韩述苦看来,纯属胡搅蛮缠。
三个儿子都必须尽孝顺爹娘的义务,但他人孝顺与否或者交没交养老钱,不是你不交养老钱的借口和依据。
你不交养老钱就是不对,那两个兄弟不交养老钱也是不对的,但不能把他人不交养老钱当做你也不交养老钱的借口。
你独立门户分家另过了,就必须得给爹娘养老钱,至于两个兄弟今后咋办,另案处理。
韩述苦作为后来人,看待这个事情习惯用法律的角度来判定。
而三人组作为这个时代的人,在法治还不健全的时代,习惯用道德和传统的角度来看事情。
针对赵丽娟家这个事情,韩思春分家单过,就要规定好每年上交父母的养老钱,这是必须要尽的义务。
至于两个兄弟,目前是和爹娘一块生活,劳动所得都有爹娘掌控,不存在交养老钱的问题。
赵翠花斤斤计较的的韩思春从小就拾柴挖野菜云云,这纯属胡搅蛮缠。
试问,你是老大,先出生的,在你有能力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帮助爹娘时,是不是这个家庭也同样养活着你?
拿自己的付出和兄弟的付出做对比,然后作为要挟爹娘不交养老钱的做法是错误的,也是不可取的。
至于赵丽娟偏心两个小的,虐待老大韩思春一家,这个只能说会受到社会舆论谴责,但没法追究责任。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清官难断家务事,赵丽娟的恶劣行为,大队也没法追究。
要是当时韩述苦是大队干部,最多也是严厉批评赵丽娟的行为,或者大队出面把韩思春一家给分出去。
由此,韩述苦想到了全村社员需要有个清晰的制度来约束所有人的行为举止,无论是精神层面还是物质需求,都要遵循国家法律和公序良俗。
小码头大队越来越富裕,日子越过越红火,这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建设也不能落下。
思来想去,韩述苦想到了村规民约这个后世大街上到处可见的规章制度。
经过一番思量,自己创作出来这九十八个字的小码头大队村规民约。
前面都是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式的话语,唯独最后一句话中用了“和谐”两个字。
和谐社会在后世已经成为普世价值,大人小孩张口就来的词汇。
可猛然间让韩述苦给三人组解释“和谐”是啥意思,韩述苦还真的不好解释清楚。
读者你别笑,你行你来解释!
韩述苦bia了bia嘴,试着解释道:“和谐,就是和睦,就是老少爷们好好相处,就是……”
他自己也解释不下去了。
这个词只能在后世那个全民思想文化达到一定高度,才能充分理解这个“和谐”的个中三味。
目前,要是给这三个大老粗解释清楚“和谐”的内涵,还真的说不明白!
这个词包涵了太多的东西,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最精炼的概括应该是二十四字核心了。
这个词现在出现有点超前了。
最终,韩述苦把“和谐”换成了“团结”,最后一句话变成了破坏团结要追究。
然后,韩述苦自己把村规民约又诵读一遍:
爱党爱国爱家庭,邻里和睦家业兴。
孝敬父母是根本,长辈待人要宽容。
教育子女走正道,尊敬师长记牢靠。
环境卫生勤打扫,房前屋后不留草。
自强自立互协助,好吃懒做没人顾。
勤俭持家莫浪费,遵纪守法莫犯罪。
村规民约都遵守,破坏团结要追究。
接着,韩述苦让三人组好好咂摸一番这个村规民约,提提意见,看哪里有不足之处。
三个人都静静看着这张纸,细细琢磨着这则村规民约。
思索了一会儿,不约而同拍了自己大腿一巴掌,异口同声说:“妙呀!”
然后赞不绝口,什么到底是高材生,水平就是高了,什么顺口还好记了,什么都是日常社员们的行为约束了等等,彩虹屁喷涌而出。
韩述苦打断他们的吹捧,告诉他们,去和赵丽娟和翠花沟通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