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粪叉给丈人拜年(一)(2 / 2)
男人死后,她娘俩就成了无根浮萍,公婆欺负,大伯小叔子都欺负,恨不得立马把她娘俩扫地出门,好省下一口粮食。
到了娘家,还是这个境况,爹娘也当不了家,毕竟出嫁闺女哪有常住娘家的道理。
大嫂子弟媳妇天天都是指桑骂槐,顿顿根本就没有小鹅的饭,美其名曰这是别人家的孩子,得小鹅的爷奶家管。
小鹅全靠着刘秀荣碗里省下一口饭维持生命,有时姥姥姥爷偷偷给一口窝窝头吃。
小红和刘秀荣最后一次见面还是两年前大年初二回娘家,闺蜜碰面聊了聊各自的家庭。
这一晃两年了,再见面小红都不敢认刘秀荣了,又瘦又苍老,她们才二十四五岁,刘秀荣都苍老到这种样子了,让小红一下子没敢相认。
刘秀荣嫁到小码头村才不到一个月,原来亏损严重的身体还没有补过来,这两年消瘦的厉害,也苍老好多。
就连小鹅的身子还没有补过来呢,不过小伙子脸蛋娇嫩,好吃好喝供应着,小脸蛋已经有肉了,红扑扑的。
两个闺蜜交流着各自的情况,小红听到刘秀荣的坎坷经历,不胜唏嘘,为闺蜜的悲惨命运感动痛惜。
当听到又嫁了一家,是小码头大队的,顿时为闺蜜高兴起来,因为小红作为西码头大队的社员,她太清楚小码头大队的社员生活有多富有,谁不知道小码头大队有个娃娃干部,有通天的本事,一年时间就把沙土窝变成富窝。
知道闺蜜又嫁到小码头大队时,小红想说:“只要是小码头大队的男人,他就是个懒蛋,你都过的不会差。”
张了张口,没说出来,看她又嫁的男人,高高大大的,穿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肯定是个好人家。
幸亏小红没有把话说出口,刘秀荣再走的这家男人还真的是个懒蛋。要是刘秀荣和粪叉听到小红的话语,肯定会尴尬的。
听到刘秀荣说到嫁到小码头大队,过年大队发的过年福利时,小红露出了羡慕的眼神,也深为闺蜜的苦尽甘来感的高兴。
不知不觉中范寨村到了,闺蜜俩约定回去还一块走,就各自回自己娘家。
粪叉拉着小鹅一进老丈人家门,噩梦般的记忆使小鹅不由自主打起冷颤,颤抖着喊刘秀荣“娘!娘!我怕!”
刘秀荣听到小鹅的喊叫,忙抱起小鹅,连声安慰着。
这是自己的娘家,是自己从小长大的家,家里都是自己的亲人,不知道何时都成了仇人,对自己母女俩恶言恶语,甚至小鹅饭都没有。
要不是自己又嫁到小码头大队,现在自己娘俩是不是抛尸沙岗了?
真的也这种可能,假如刘秀荣娘俩饿死在娘家,婆家祖坟是不能埋葬的,因为已经厉害了。
娘家祖坟更不允许埋葬了,嫁出去的姑娘哪有埋葬到娘家祖坟的道理?
后世芹菜县出了个大艺术家,自己创新了一个烩面省戏曲流派,那么大的名气和戏曲界的影响力,她去世后也没能埋葬到娘家祖坟里,孤零零另立新址。
所以说,刘秀荣娘俩假如在娘家死了,也是扔到荒郊野岭的待遇。
这里还生活着自己的爹娘,尽管他俩懦弱,但是自己的亲生父母。
大年初二,来走亲戚看望一下爹娘,自己心意到了,旁人也说不出啥闲话,对粪叉的名声也好听些,总不能说“看看粪叉找的女人,特不懂事,对爹娘都不孝顺!”
爹娘看到闺女来了,忙帮着把篮子拿到屋里。
看到闺女拿来的十斤白面,一只剥了皮的兔子,还有二斤猪肉,老两口都是感到震惊和兴奋。
看来传闻是真的呀,小码头大队可不是沙土窝,而是富窝呀!
看看闺女拿来的礼物,这都是重礼呀,整个范寨村没有一家能拿出这么贵重的东西的。
老丈人、丈母娘热情邀请粪叉坐下休息,倒上热水,老丈人陪着唠嗑,一脸讨好相。
粪叉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受到这种待遇,受人尊重的感觉真好!
姥姥想抱小鹅,小鹅恐惧的钻到娘亲怀里。姥姥看到小鹅的表情动作,露出尴尬的笑容。
她知道,自己老两口愧对这个外孙女,可面对几个如狼似虎的儿媳们,老两口也无能为力,只能偷偷给小外孙女一块窝窝头吃,还是两口子从自己嘴里省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