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车队出事故(一)(2 / 2)
吴老三他们的帐篷里,韩述苦把自己在公社食堂赵叔给的破锅又从空间找出来,放到帐篷里用来生火取暖。
刚开始是烧木材,他们干木工活留下的边角料和锯沫多着呢,但需要人不时的添加柴火才能保证火苗不熄灭,白天干一天活,晚上累的要死,都是睡的呼呼的,火盆总是半夜里都熄灭了。
要不说吴老三是个人才呢,这家伙脑瓜子就是聪明,他到制衣小组屋里弄了点煤,掺点黄土,锯沫,和成一个个煤饼。
在铁锅里放两根铁棍,铁棍上面放煤饼,在下面用木材锯沫点引煤饼燃烧,晚上睡觉时在铁棍上错落有致放一圈煤饼,早上起床煤饼依旧燃烧着,帐篷里温暖如春。
为了节省煤,晚上四人一起挤在一个帐篷里睡觉,另一个帐篷专门是吴玉兰做饭,当然是垒的柴火灶,烧柴火做饭,就地取材非常方便。
韩述苦看着帐篷里呼呼大睡的四人,韩述苦也没有惊动他们,毕竟不管人家的事,况且都累了一天了,也没必要惊动人家。
又看了看围着篝火的焦虑的人群,韩述苦也不知道说啥好,自己断定是半道上发生意外了,就是不知道是啥事,也没法做出准确的评估,同样也没法给众人解释。
现在就是派人去寻找车队也不好做到,黑灯瞎火的,靠步行去?不大现实!
众人只能就这样默默等待着,也没有人说话,只听见篝火发出的“啪啪”烧柴的声音。
韩述苦看着气氛有点压抑,有心想唱首歌活跃一下气氛,想了想没有表现。这家伙吸取教训了,不敢随便浪了。
众人都是心情焦灼状态,自己要是高歌一曲,众人会不会把自己扔火堆里?
就这样,韩述苦默默陪着众人在火堆旁打瞌睡。
也不知道过去了多长时间,突然有人说:“来了,我听到马蹄声音了!”
随后没几秒钟,头车韩思有那吆喝牲口的声音灌入每个人的耳朵里,围着篝火的众人纷纷拥到车队前面,韩述苦忙喊到:“不要影响车队往牲口棚那边走,大家伙可以跟着,别碍事!”
就这样,车队一溜二十辆往东边牲口棚走去,每个车辆边和跟着最少一个人,边走边说着话。
韩述苦和韩永昌,韩永秀没有去牲口棚,他们知道,卸完牲口,韩述平,韩思有肯定还要来大队院找他们汇报事情经过。
韩述苦看了看手表,现在是凌晨五点十分了。
过了十来分钟,韩述平和韩思有,还有好多这次出车的车把式都没有回家,都来到了大队院。
在篝火旁暖了会身子,韩述平开口讲了事情经过。
大约下午四点来钟,走到松花蛋县境域东边一个叫王庄的村子附近,韩思民的毛驴车爆胎了,需要补胎。
本来补个胎也不算个事,专门有维修师傅韩思敬随车队去了,就是为车队保驾护航的。
补胎第一步需要把轮胎卸下来吧?可是这毛驴车是载重状态,想把轮胎卸下来,有两种办法。
要不把煤全部卸下来,要不用千斤顶把车子一边顶起来,可哪有千斤顶?把煤卸下来众人觉得麻烦,卸下来再装上,太麻烦了。
那只有找东西把爆胎这边支撑起来了,要是放现在,去路边地头拾些砖头,几人合力一抬,砖头摞着顶住平车大梁,就可以卸轮胎了。
问题是这时代,野地里哪有砖头?连一坨翔都被拾粪老头拾走了,还想拾到砖头,想啥呢?
大多数家里都没有砖头。用石头也行呀,石头可是有的,没人类时就有石头了,这个是事实。
但是在云台县东王庄这一带,还真没有石头,一马平川的平原。
这下子大家伙没办法了,都在思考是不是需要把煤炭全部卸下来时,我们的大聪明五哥想出个办法,用粗点的木棍顶着也行。
一根不行两根,众人一听,这是个好办法,就四下寻找木棍。
满载煤炭的车子,至少得有一千斤重,得多粗的木棍才能支撑得住车子?至少也得两根直径二十公分粗的木棍吧?还得长度合适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