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沙土窝 > 第61章 定制平车

第61章 定制平车(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测算天机:我的水友都疯了  末世降临:18楼全员恶人  人在原神,开局拯救五夜叉  别跟秦太太撒野  西游红孩儿,我功德赶超如来  重生之重启2004  娱乐之王,从离婚后开始  神豪:开局融合垃圾,获得百亿资产  【快穿】路人甲是绝色美人  四合院:我靠截胡躺平 

韩述苦表示机械厂剩余的八辆汽马车会陆续拉回来,让韩永秀抓紧买好配套的一切套具。

接着韩述苦问几人,这附近有没有会打制平车(当地方言,架子车)的木匠。韩述苦打算让机械厂加工一批小橡胶轮,专门用于平车使用。

这种平车全身木制的,载重量能有五百斤到一千斤。平坦道路一个青壮劳力拉着满载就能前进,效率是人力肩挑的五六倍。

这种平车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手提肩挑的劳动方式。小码头大队平时往田地运输货物大都是独轮小推车和箩头(当地一种柳条编制的底筐,有四根柳条从筐底穿插兜住向上有一米,然后用绳子撮住,可用一个背货也可担两个运货)。

车辆就大队这一辆马车,还是木铁轮,田间地头运输货物也很不方便。

韩述苦知道后世农村使用最广的就是平车,但这时候并不好买到。

一个是橡胶轮也是紧俏商品,不是想买就能买到的,另一个实在是贵,连橡胶轮带木材加上工费,一辆平车最少五十块钱,一般人都舍不得。

韩述苦准备明天送西瓜到城里,专门到机械厂定制小橡胶轮,专门用于平车使用。至于用木料做车身,韩述苦想打听一下附近有没有这种木匠师傅,请过来专门做,这样也便宜不是?

韩永秀说:“大米县那边有一家,父子兄弟旧社会都是木匠,新社会建立后还干过一段时间,后来土地合并,成立人民公社,搞大集体生产,这一家人还干不干就不知道了。”

韩永昌忙对着韩永秀说:“永秀哥,你说的是不是吴圪垱的吴老三一家?”

韩永秀点了点头,说:“是的,就是这家人,祖传的木匠手艺,父子兄弟都会,就是不知道现在还干木匠不干了。”

韩永昌表示自己也知道吴老三这人,毕竟都是方圆村子的,尽管不是一个县的,也听说过这人的。

韩永昌说:“这样吧,我明天到小涛他姥爷那去一趟,托他打听一下吴老三家的情况再说。”

众人表示同意,先摸摸底,了解一下情况,能来大队加工平车的话,大队就准备购买木料;要是不行再想其它法,真不行就让机械厂加工好了,不过就是太贵了。

韩述苦又安排了一个赶汽马车的社员叫韩思有,赶着汽马车送西瓜到城里各厂,然后再把机械厂定制的剩余的汽马车陆续都拉回村里。

就这样,花费大半个月时间往红焖地区送西瓜四万五千斤,拿到西瓜钱四千五百块钱,支付汽马车十辆共一千二百块钱。

韩述苦联系上周安林,问他需要西瓜不要,周安林第一次要了两千斤,准备试试水。韩述苦直接赶着汽马车来到他家门口,卸他家院子里了。

周安林都没有想到,西瓜在黑市也是畅销货,一天时间都抢完了。看来城里人不是没钱,是没地方买东西呀!

想想也是,城里那么多工厂,工人每月都发工资,可拿着工资没啥可买的,市面上物资供应太匮乏了,就定量的商品粮,门市部供应的青菜萝卜,大肉也是早上一开门就没有了。

这猛然听说黑市有西瓜,那还不得抢去呀!两千斤一天都卖完了,这还是因为大家都不知道,人传人,才慢慢知道的,花费了一天时间,要是像门市部那样大家习惯去排队买东西,估计一晌就卖完了。

幸亏周安林和韩述苦约好两天后见面,好交流一下行情再做决定。

一见面,周安林激动的连连催促韩述苦再运过来两万斤西瓜,分两次运送过来。

韩述苦笑着拒绝了他的要求,说只能给他一万斤西瓜,因为瓜地已经没有那么多西瓜了,分两次运送过来。并且尽量要各种票证,实在没有票了,再算成钱。

送了一趟后,韩述苦又对周安林说,瓜地还能给他攒个万把斤,只听的周安林喜笑颜开。

瓜地不是没有了吗?韩述苦这是疏忽了,这时候又想起来了,瓜地没有,空间有呀!

趁机又卖给周安林一万斤西瓜,直接趁夜晚放到那个破败不堪的院子里了,又装腰包里几百块钱和几大把各种票证。

期间,公社供销社吕主任又要了四次西瓜,每次都是两千斤。经过协商,西码头代销点赵瑞善主任直接去小码头进西瓜,不再从公社供销社拉,省了所有人的功夫。

不过韩述苦看不上他那点销量,一个瓜季西码头代销点卖了一千多斤西瓜,听说大多数都是用鸡蛋换的,还有用小麦去换西瓜的,赵瑞善也是脑瓜子灵活,把二十多斤的大西瓜切开换粮食,换鸡蛋。

一个鸡蛋换两大牙西瓜,东西码头的孩子们都疯了,家里的鸡蛋都遭了殃。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单推荐: 颠覆战国之魏国 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 穿越北宋我成了红颜祸水 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 这就是咱大明的战神?太离谱了! 大唐虎贲 穿越红楼之我是薛霸王 从南明末代皇帝开始 开局假太监,我把女帝看个底朝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