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分菜籽油(1 / 2)
第56章 56.分菜籽油
韩述苦笑着安慰三人:“三位请放心,光咱这十亩西瓜卖好了,就能把银行贷款全部还完,但咱们不能这样提前还钱。”
看着三人疑惑不解的目光,韩述苦继续灌输:“为啥有钱也不还银行?因为咱大队从银行贷款是有期限的,咱是贷款一年,还是无息贷款,得等到明年收罢麦才到期呢!”
“恁说说,咱现在把钱还了,银行也不会说咱个好,私底下还不得说咱是傻子!”
众人大悟,原来如此啊!
“前面我说了,让社员们吃上有点油水的饭菜,配合喝牛奶,身体素质会越来越好的。”
韩永秀打岔道:“你别说,这一段我天天都是喝半碗牛奶,身体就是不一样了,原来总是感觉乏力,身子沉,现在感觉轻松多了,也没有感到身子乏力了。”
韩述苦笑了笑:“只要坚持天天喝牛奶,咱再吃点有油水的饭菜,身体会越来越好的。”
“这是啥?这是物质文明,就是要让全体社员吃饱饭,吃好饭!”
“另外,吃饱饭了,精气神也得有,看看咱村的孩子们,一个个眼光呆滞,没有灵性,见到外边来个陌生人,畏畏缩缩的偷看,像做贼似的,包括一些大人也是这样,这叫什么?”
“这叫精神文明缺失!我们贫穷太久了,小码头大队是一个沙土窝,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就连西码头大队韩家的人,他们和咱是本家,共同一个祖宗,一个祠堂,他们也是看不起咱们。”
“永昌爷,您忘记没有?春天他们硬吵闹着要把咱踢出去,说啥不带咱们一块过。”
韩永昌沉重的点了点头,没有吭声。
“咱们连跟着别人混日子的资格都没有,可想而知,对社员们的打击有多大?”
“所以咱不但要吃饱饭,吃好饭,还得把精气神提起来!这次我专门换十匹布,就是想让全村每个人都穿上新衣服。俗话说嘛,人靠衣裳马靠鞍,都穿的齐齐整整,干干净净的,人就会产生自信心,心理慢慢强大了,精气神就上去了。”
刘兰英还是念念不忘她眼中的缝纫机,问道:“小苦,那你换来两台缝纫机准备咋用的?”
韩述苦笑着说:“兰英婶,我是这样考虑的,这两台缝纫机是大队的,不是哪家哪户的。”
“我准备在大队院成立一个缝纫机小组,专门负责加工社员们的衣服,床单被褥啥的。”
“因为每家每户都用针线缝制衣服,太费眼,也浪费精力,消耗时间。咱们大队还有许多活需要干,所以用缝纫机小组来代替各位婶子大娘的针线活。”
刘兰英激动的说:“太好了,小苦这个想法真是好,这样就减轻了每一家妇女的繁重针线活,不要看就是缝缝补补,可累人了,还伤眼睛。”
“哪社员们去缝衣服,要钱不要?”
“我是这样想的,咱大队所有人都是免费的,有多算多,有少算少,只要送缝纫机小组,就免费缝制。”
“外村的拿来布料咱们也加工,就是适当收取费用,这个收多少,回头兰英婶子您和缝纫机小组协商好。”
“等缝纫机小组手艺提高了,做工精细,咱就准备做成品衣服出售,慢慢就发展成服装厂了。”
“嘶”,三人组又倒吸一口凉气,服装厂,厂呀?我没听错吧?
韩永昌结结巴巴问:“小苦,你刚才说咱要成立服装厂?”
“是啊!不过眼时下还不行,一是缝纫机小组的手艺得是杠杠的,做出来的衣服做工精细,剪裁得体,这需要很长一段时间锻炼才行。”
“更重要的是还得有设计能力,得有审美眼光,知道什么样式的衣服好卖才行!”
三人组眼睛又瞪直了,这,这娃咋懂那么多捏?难道读书好了啥都知道?
怪不得老人都说:“多读书,多读书,只有读书才能有出息!”这不,活脱脱的例子啊!
不行,回家得把小崽子揍一顿,成天就知道疯跑,干啥啥不中,吃瓜第一名,分那几个西瓜都造完了。
不提几人心理都在拼命加戏,韩述苦继续说:“这服装厂还是没影的事呢,咱先把缝纫机小组的人员挑选出来,这个由兰英婶负责吧,您对咱大队的妇女同志熟悉,挑选心灵手巧的妇女同志组建缝纫机小组。”
刘兰英忙不迭的点头答应下来,这是小苦对自己的信任,这以后还要办服装厂,挑选人员可得严格要求,那些歪瓜裂枣可不行。
韩述苦继续铺排:“这次菜籽油和布匹,就不能按各家各户的人口来分配了,这次不是地里收获的粮食,按人口数量来分配。”
“这次分配菜籽油和布匹按照入股多少分配,折算成钱,算到年底分红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