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育秧红薯苗(2 / 2)
大队养有三头猪,平时由大队派人薅草用来养猪猪,记工分。还有一些粗粮末之类的猪饲料也是大队派人弄过来放到猪场。
猪场派有专人喂猪,天天负责把猪草和猪饲料混合喂养。这个专业喂猪的就是韩思举的老娘李梅荣。
这是大队专门照顾他娘俩的活计,儿子懒惰,寡娘身体不好,总不能眼睁睁看着饿死吧,就让韩思举老娘专门喂猪。
养猪都有固定工分,更重要是实在没啥吃了,能把猪饲料偷偷带家充饥。大队都知道咋回事,睁一眼闭一眼而已。
坏的红薯中也有没全部烂完的,这些红薯已经有病毒了,不能当红薯种育苗,只能挑选出来。
这五人很是精明,把那些没有烂的切下来,偷偷拿回家,其余坏的都拉猪场去了。可以肯定这批坏红薯到猪场,李梅荣还要挑拣一番。
交代几人运烂红薯往猪场后,直接回家吃饭,然后来这把摆放好的红薯洒水湿润。
韩述苦直接把地上的红薯收到空间,又从空间拿出红薯开始往一畦畦的地里摆放。
等几人吃过饭回来,不仅仅红薯种摆放好了,就是那半亩瓜果蔬菜也撒好种子了。众人开始覆土,然后担水洒水湿润。
韩述苦交待大哥,让他负责带领这几人搁几天洒水湿润一回。然后自己就不管了。等韩述苦走后,老五韩述平问:“我咋感觉摆放的红薯比咱们上午挑拣出来的品相好看呢?”
韩思敬说:“没仔细看,有啥不一样的?就那些红薯,小苦还能变出花来?”
众人一想也是啊,小苦还能把红薯变了不成?都累死累活的,谁有那闲功夫瞎想。
回到大队院,韩永昌说:“小苦,今天下午红薯干兑现不会够呀,咋办呢?”
韩述苦坐下来,抽了一袋烟,想了想说:“爷,红薯苗育种已经下种了,交待给我大哥他们按时洒水湿润。”
“接下来我的工作重心是挖井,然后采购水车,我抽调一批壮劳力挖井。您还是组织社员们担水抗旱,也是聊胜于无吧。”
“今天兑现过红薯干后,把没有兑现的记下来,我去公社时再借些回来补上。今后不再奖励红薯干了,借了三百斤红薯干本意是让每家分个几斤,暂时充当几天粮食,家家户户的存粮肯定支撑不到麦收,大队要是不想办法,会出大问题的。”
韩永昌也知道缺粮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奈何刚独立出来,家底实在是薄呀,仓库里有玉蜀黍种子,有个一千来斤,这个可不敢动,不然后季种不了玉蜀黍了。
其它像花生种,带壳估计有个一千来斤,谷子有个二百来斤,黄豆有个一百来斤,高粱有个二百来斤,芝麻有个十来斤,这些都是能吃的,可也不能动呀,没有种子,秋季喝西北风呀!还有棉籽,这个不能吃。
韩述苦心里说:“这些种子都没用,完全可以分给社员。”但明面上不行呀,到种时总不能无中生有变出来呀。身上藏有宝藏,奈何没法用,真是急人!
大队长,副大队长,爷俩都抽着旱烟袋,喷云吐雾的,眉头皱成一团,愁啊!
好一会儿,韩述苦说:“爷,我有个想法,您听听。”
韩永昌点头:“你说说,我听着呢。”
韩述苦说:“爷,咱村打井买设备,需要启动资金,大队有多少钱?”
“额,有一百来块钱”,韩永昌还有点羞赧呢!
“打井买设备,是第一步需要花钱的地方,后面还有用牲口拉井盘,指望人估计不中,太累了。就咱大队那三匹马两头牛,不够用,得买牲口。”
“牲口多了,能把人力节省出来干其它活计。但摊子铺开了就需要添加更多的工具,比如大队的犁耧锄耙,马车、缰绳、皮套,斧头镰刀铁锹等等好多农机器具,这些都需要钱,大队那一百块钱可搁不住花,连挖井买水车都不够。”
韩永昌问:“那咋办?小苦你有啥办法?”
韩述苦说:“我想让社员拿钱入股,咱们大队也拿钱入股,成立个小码头大队基金,以后大队购买各项物品都用这个基金。年底大队所有收益统统折算成钱,社员入股的钱按比例分红,大队的股份就不用分红了,由大队掌握,陆续会投资到外边挣大钱,当然了要看形式发展到啥地步才能决定投资方向。”